经济特区建设是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成功的崭新试验

书籍:党的基本路线知识全书 更新时间:2018-11-07 03:50:37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辽宁人民出版社《党的基本路线知识全书》第318页(883字)

经济特区建设是我国新时期对外开放的重要战略部署。

利用资本主义先进技术、资金、科学管理等,以加快社会主义建设,是克思主义的一贯思想。列宁在十月革命以后就提出,要学习和吸收资本主义的最新的进步的东西。

毛泽东也曾指出,我们应当学习一切国家的好的东西。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根据我国国情和世界经济、科技发展状况,提出了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兴办经济特区,就是我国对外开放的一个重要措施。我国地域辽阔,情况复杂,各地经济发展极不平衡,不可能全国各地按同一时间、同一规模一起开放。

改革开放是没有先例的事业,需要进行实验和探索,必须在局部地区取得经验之后,再向全国推广。经济特区就是我国实行比较灵活的政策。

大量引进外国资金、技术和先进管理,并进行某些改革措施试验的基地。兴办经济特区十多年来的实践充分说明,经济特区的发展是社会主义经济成功的崭新试验。经济特区发挥着窗口的作用,建立经济特区更便于利用外资,引进技术,引进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经济特区在地理、劳力、土地方面的优势较大,能吸引更多的外商来投资,开展多种形式的对外经济合作,引进外国先进技术设备和管理。

通过特区,港澳台同胞及外国友好人士增加了对中国的了解。特区建设过程中,积极探索了各种改革的新政策。特区经济从建立开始,就实行着许多与内地不同的政策:(1)经济特区发展主要靠吸收和利用外资,形成中外合资、合作经营和外商独资企业为主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的综合体;(2)特区的经济活动在国家的指导下,主要依靠市场调节,搞市场经济;(3)特区生产的产品主要面向国际市场,大部分产品供出口外销;(4)实行特殊的产业政策,对外向型的高技术产品给予各种优惠,对来特区投资的外商,在税收、出入境等方面,给予方便和特殊的优惠。

这些政策在特区取得了成功的经验以后,在全国许多地区进行了推广,成为改革的重要经验和努力方向。

经济特区经过十多年的改革和建设,出现了生产增长快,出口创汇多,财政增收好的势头,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也取得了一些经验,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