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持久战》

书籍:党的基本路线知识全书 更新时间:2018-11-07 04:30:42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辽宁人民出版社《党的基本路线知识全书》第446页(1700字)

毛泽东1938年5月26日至6月3日在延安抗日战争研究会的讲演。

曾载于1938年7月1日延安出版的《解放》周刊第43、44期合刊。收入《毛泽东选集》第二卷。

抗日战争爆发后,在国内存在着两种错误倾向:一种认为,中国国力太弱,战必败,散布“亡国论”;另一种希望依靠外国的帮助,鼓吹“速胜论”。在中国共产党内,少数人过高估计国民党的力量,认为能够很快取得抗战胜利。为了驳斥错误倾向,阐明抗日战争发展的客观规律,毛泽东作了这个讲演。讲演主要内容是:中国必亡论,产生妥协倾向;中国速胜论,产生轻敌倾向。这两种观点都是不对的,看问题的方法都是主观的和片面的,非科学的。战争问题中的唯心论和机械论的倾向,是一切错误观点的认识论上的根源。

因此,反对战争问题中的唯心论和机械论的倾向,采取客观的观点和全面的观点去考察战争,才能使战争问题得出正确的结论。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最后胜利属于中国。因为中日战争不是别的战争,乃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和帝国主义的日本之间在20世纪30年代进行的一个决死的战争。日本的军力、经济力和政治组织力是强的,但其战争是退步的、野蛮的,人力、物力又不充足,其国际形势又处于寡助。

中国的军力、经济力和政治组织力是比较弱的,但正处于进步的时代,其战争是进步的和正义的,又有大国这个条件的支持。中日战争互相矛盾的这些基本特点规定着双方一切政治上的政策和军事上的战略方针,规定了和规定着战争的持久性和最后的胜负。由于敌强我弱,战争是不可避免的,日本侵略者在中国可以有一定时期和一定程度的横行,中国不可避免地要走一段艰难的路程,抗日战争是持久的,中国不能速胜。

但是,敌之强必为其小国、战争的退步性、野蛮性、寡助等不利因素所削弱而发生相反的变化;我之弱又必然为大国、进步、多助等有利因素所补充。

因此,日本是不能横行到底的,中国绝不会灭亡。亡国论者看到敌强我弱对比一个因素;把它当成全部问题的根据,而忽视了其他的因素;速胜论者根本忘记了敌强我弱这个矛盾,夸大了其他矛盾。

他们的主张是没有根据的,错误的,都是认识上的主观性和片面性,是战争问题上的唯心论和机械论。根据敌我双方的基本因素,这种持久战将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敌之战略进攻、我之战略防御的时期。第二阶段,是敌之战略保守、我之准备反攻的时期。第三阶段,是我之战略反攻、敌之战略退却的时期。在战略防御阶段,敌是优势,我是劣势。我所采取的战争形式,主要是运动战,辅助以游击战和阵地战。

这个时期,中国虽有很大的损失,但同时有很大的进步,这种进步成为抗战的主要基础。在战略相持阶段,敌我力量发生巨大的变化,先走到平衡地位,再走到优劣相反的地位,我之作战形式主要是游击战,辅助以运动战。

这是最困难的时期,然而它是转变的枢纽。在战略反攻阶段,中国转向反攻,日本转向退却,我所采取的作战形式是运动战,但阵地战提到重要地位,辅助以游击战。这是持久战的最后阶段,由战略内线逐渐转变为战略外线。武器是战争的重要的因素,但不是决定的因素,决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力量对比不但是军力和经济力的对比,而且是人力和人心的对比。军力和经济力是要人去掌握的。中国只要坚持抗战和坚持统一战线,其军力和经济力是能够逐渐地加强的。长期而又广大的抗日战争,是军事、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犬牙交错的战争,全中国人民都应自觉地投入这个战争中去,这就是中华民族自求解放战争的特殊的形态。历史上的战争分为两类,一类是正义的,一类是非正义的。一切进步的战争都是正义的,一切阻碍进步的战争都是非正义的。

我们共产党人反对一切阻碍进步的非正义的战争,但是不反对进步的正义的战争,而且积极地参加。抗日战争的长期性是确定了的,一切想要缩短战争的人们,惟有努力于增加自己力量减少敌人力量之一法。

兵民是胜利之本,要实现抗日战争的胜利,必须实行人民战争。战争的伟大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

只有充分发动群众,才能造成陷敌于灭顶之灾的汪洋大海。这部着作阐明了抗日战争的发展规律,明确了抗日战争的总方针,批驳了错误倾向,是克思主义军事科学和哲学的重要着作之一。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