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要服从整个国家建设大局》

书籍:党的基本路线知识全书 更新时间:2018-11-07 04:42:52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辽宁人民出版社《党的基本路线知识全书》第538页(1329字)

邓小平1984年11月1日在中央军委座谈会上讲话的一部分。

这一讲话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过去在战争与和平问题上,传统的观点认为,只要有帝国主义存在,战争就不可避免。

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我军长期以来的战略方针是“立足于早打、大打、打核战争”。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运用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实事求是地分析了当代战争的特点和世界各国的矛盾,看到当代的国际力量对比是和平力量占优势,和平成为当代国际政治中的主流和势不可挡的趋势,由此得出了世界战争可能推迟或避免的科学论断。根据这一科学论断,邓小平提出了新时期我军的战略转变问题,即把我国的国防由临战状态转入和平时期的建设轨道。怎样完成这一战略转变?在1984年11月军委座谈会上邓小平重点谈了新时期我军战略转变的指导思想及具体途径。

主要内容如下:第一,提出了“国防建设要服从国家建设的大局”这一指导我军进行战略转变的指导思想。指出,国家的经济建设是我们的大局。

现在需要的是全国党政军民一心一意地服从国家建设这个大局,照顾这个大局。

这个问题,我们军队有自己的责任,不能妨碍这个大局,要紧密地配合这个大局,而且要在这个大局下面行动。

为什么要使军队建设服从于国家建设的大局?其一,是由我军的人民军队的性质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所决定的。其二,这是由我国人口多、底子薄的国情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任务所决定的,指出,我们所制定的到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的目标,这是个了不起的事情,如果达到了,国力就加强了,我们的军队应为实现这一目标尽一份力量。

其三,这是由整体和局部的关系所决定的。指出,大局好起来了,国力大大增强了,再搞一点原子弹、导弹,更新一些装备,空中的也好,海上的也好,陆上的也好,到那个时候就容易了。

第二,提出了国防工业支援国家建设的具体任务。

指出,国防工业设备好,技术力量雄厚,要把这个力量充分利用起来,加入到整个国家的建设中去,大力发展民用生产。

如空军可腾出一些机场,一是搞军民合用,一是搞民用,支援国家发展民航事业。海军的港口,有的可以合用,有的可以腾出来搞民用,以增大国家港口的吞吐能力。

第三,阐述了“培养军地两用人才”的重要意义。指出,培养军地两用人才,也是个顾全大局的问题。

其一,他是国家改革开放建设大局的需要。改革、开放,使各条战线求才若渴,为此,军队有责任培养四化建设的人才,为各条战线输送人才。其二,培养军地两用人才,也有利于新时期的军队建设。在开展军地两用人才的培训工作中,可以提高广大指战员的科学文化素质,提高政策、法律水平和组织能力。

其二,培养军地两用人才,可以解决干部战士的后顾之忧,使其安心服役。因此,培养军地两用人才,这是一项利国、利军、利民的重大措施。

军队建设要服从整个国家建设大局思想的提出,其意义是十分重大的。其一,解决了在以和平为主流的国际条件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国内任务面前,我军必须实行战略转变和怎样实行战略转变的问题。

其二,在军队建设的指导思想上纠正了长期以来不顾国家大局、片面强调军队建设的“左”的建军指导思想,从根本上摆正了国家建设与军队建设的关系。其三,为新时期的军队改革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革命军队指明了方向。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