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耀邦:《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书籍:党的基本路线知识全书 更新时间:2018-11-07 04:54:47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辽宁人民出版社《党的基本路线知识全书》第618页(2588字)

胡耀邦代表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向党的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作的报告。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以来“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端正了党的指导思想,重新确立了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实现了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党在领导全国人民在全面拨乱反正的同时,开始了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

为了及时总结过去6年取得的历史性胜利,进一步肃清10年内乱所遗留的消极后果,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确定继续前进的正确道路、战略步骤和方针政策,经过认真充分的准备,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82年9月1日至11日在北京举行。

大会正式代表1600人,候补代表149人,代表全国3965.7万名党员。

邓小平在开幕词中阐明了党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指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同时特别强调,“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并且提出了80年代我国人民的三大任务和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四项最重要的政治保证。开幕词集中体现了十二大的根本精神。

胡耀邦的报告分六个部分,首先总结了结束“文化大革命”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拨乱反正取得的历史性伟大转变,强调指出,这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伟大历史功绩。

以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为标志,党在胜利完成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的基础上,始终保持在重大原则问题上的坚定立场,及时地、正确地开展反对“左”和右的倾向的两条战线的思想斗争,在较短的时间内,比较妥善地处理了许多相当复杂的思想问题和社会政治矛盾。我们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人民创造历史的科学原理。报告分析了我国当前的政治经济形势,提出了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正确纲领和一系列方针政策,指出党在新时期的总任务是: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报告提出,要开创新局面,首要的任务就是要把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继续推向前进。为此,报告实事求是地提出了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目标,即用20年时间,到本世纪末,力争使全国工农业的年总产值翻两番,达到2万8千亿元左右,使我国国民收入总额和主要工农业产品的产量位居世界前列,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达到小康水平;为实现上述战略目标,在今后20年内,一定要牢牢抓住农业、能源和交通、教育和科学这几个根本环节,把它们作为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在战略步骤上要分两步走,即前10年主要是打好基础,积蓄力量,创造条件,后十年要进入一个新的经济振兴时期。报告还阐明了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全面高涨的四个重要原则:集中资金进行重点建设和继续改善人民生活;坚持国营经济的主导地位和发展多种经济形式;正确贯彻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坚持自力更生和扩大对外经济技术交流。

根据社会主义的历史经验和我国当前的现实情况,报告强调指出,能否做到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是关系到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重大问题。

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核心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表现,也是搞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保证。全党和各条战线的同志,都要从文化建设和思想建设两个方面入手,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报告指出,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是我们的根本目标和根本任务之一。一定要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继续改革和完善国家的政治体制和领导体制;社会主义民主要扩展到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社会主义民主的建设必须同社会主义法制的建设紧密地结合起来,使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化、法制化,要按照社会主义民主原则处理好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

报告特别强调,在新时期,从思想上到行动上一定要坚持两手:一手是坚持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的政策,另一手是坚决打击经济领域和政治文化领域中危害社会主义的严重犯罪活动。报告阐明了中国一贯坚持独立自主的对外政策,我们愿意在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发展同包括社会主义国家在内的一切国家的关系,愿意在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发展同各国共产党和其他工人阶级政党的关系。报告强调指出:我们一定要适应历史和时代的要求,努力把党建设成为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坚强核心。报告着重论述了必须解决好的几个问题:健全党的民主集中制,使党内政治生活进一步正常化;改革领导机构和干部制度,实现干部队伍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加强党在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中的工作,密切党同群众的联系;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整党,使党风根本好转。

党的十二大是党的七大以来的一次最重要的代表大会。它标志着拨乱反正的结束和新的历史时期的开始。十二大作为在政治上确定了新时期的方针任务,在组织上实现了新老合作和交替,从而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大会,载入了党的史册。

十二大报告认真总结了粉碎“四人帮”以来拨乱反正取得的成果,肯定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改革和发展的基础上使之更加充实,更加系统化,从我国实际出发提出了经济建设的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步骤和四个特别要注意解决的重要原则问题,提出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社会主义民主、坚持独立自主的对外政策以及加强党的建设等重要保证条件,从不同方面保证经济建设方针、经济建设目标的实现。

这样就构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面纲领。这反映出我们对社会主义建设客观规律的认识,比八大时要深刻得多,在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迈进的过程中大大前进了一步。

这个纲领已经基本包含了党的十三大阐明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为十二大以后全面展开的改革开放奠定了理论基础。十二大以后,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体制到政治体制,从对内搞活到对外开放,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为党的十三大依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提供了实践基础。十二大报告是我们党举起的一面引导全国各族人民迈向21世纪的伟大旗帜。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