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大 广袤 广 广阔 辽阔 宽广 浩瀚
出处:按学科分类—语言、文字 天津人民出版社《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第173页(1617字)
广大guǎngdà 广袤guǎngmào 广guǎng 广阔guǎngkuò 辽阔liáokuò 宽广kuānguǎng 浩瀚hàohàn
形容词。
表示面积和空间范围很大。
“广大”强调四面八方扩展开去非常之大;多用于地面、领土、地域、空间。例如:“在其占领区域,则空出了广大地面无法占领”(《毛泽东选集》,第二卷);“在这个广大的领土之上,有广大的肥田沃地,给我们以衣食之源”(同上);“广大边区的封建化,是元代社会生产发展的新气象”(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纲要》);“飞机起飞一两分钟便遨游在广大空间,这空间真是无边无际的了”;“我比先前已经不大出门,只坐卧在广大的空虚里,一任这死的寂静侵蚀着我的灵魂”(鲁迅:《伤逝》)。
“广袤”强调面积很大,又长又阔;一般用于幅员、领土;是书面语用词,有很浓厚的书面语色彩。例如:“在他们所处的时代,汉唐帝国乃是人文荟萃的奥区,是幅员广袤的大国”(《散文》,1980,1);“如使缺此纵横联属西南广袤之一部之铁路网,则广州亦不能有如吾人所预期之发达矣”(《孙中山选集》)。
“广”在意思上和“广大”较一致,只是略轻,语气没有那么强调;使用范围不如“广大”宽,是文言词,有书面语色彩,多同单音词组合。
例如:“江南地广,田亩肥沃”(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修订本,第二编);“国民党空隙甚多,地区甚广”(《毛泽东选集》,第二卷)。
“广阔”强调阔大;多用于江面、海面、天空、地面等,还可用于背景或时代情景。
例如:“在广阔的江面上,十条、百条、千条,数不清的满载着战士的船只迅速展开”(吴强:《渡江第一船》);“胜利的号声响彻在草木葱笼、春暖花开的遍山遍野,震荡在广阔无垠的晴空里”(同上);“把故事的发展放在广阔的时代背景上,使得小说具有更深广的社会内容”(唐弢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第二卷)。
“辽阔”强调范围四边都很远;可用于面积、土地、山陆、海面等;是书面语用词,有书面语色彩,比“广袤”的淡。例如:“面积辽阔的浅海和众多的江湖水产资源丰富”(《中华人民共和国分省地图集》,1974);“这是多么辽阔、雄壮、气象宏伟、万仞摩天的太行山啊”(刘白羽:《巍巍太行山》);“辽阔的海面上岛屿星罗棋布,全国总计有5000多个岛屿”(《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集》,1979)。
“宽广”强调很宽,很开阔;多用于原野,常可比喻地用于胸怀和发展道路。
例如:“他在宽广的原野上跑着,跳着,深深呼吸着自由的、清新的空气”;“他们的胸怀是那样地爽朗和宽广”(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他也是在不断前进,不断超过种种艰辛险阻而终于逐渐走上宽广的道路”(冯牧:《不断革命的战歌和颂歌》);“只要能远走高飞,生路还宽广得很”(鲁迅:《伤逝》)。
“浩瀚”具有无边无际的波浪在起伏着的形象色彩;一般用于海洋、大江河水面、沙漠、高原等;是书面语用词,书面语色彩比较浓厚,但不如“广袤”浓。例如:“真理简直象大海一般浩瀚”(《郭小川诗选》);“我曾经在气象万千的长江航行过,为那烟波浩瀚、壮丽森严的奇景而咏叹”(杨朔:《雪浪花》);“青藏高原以北、以东,……浩瀚高原与巨大盆地相间分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集》,1979)。
“浩瀚”在表示异常繁多的意思时(如说:“馆内书籍浩瀚,摆满成千上万书架”),和本组其他词没有同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