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

书籍:当代青少年心理与教育大辞典 更新时间:2018-11-07 09:33:57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山西人民出版社《当代青少年心理与教育大辞典》第106页(778字)

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事物内在的规律性关系的概括与间接的反映。

在实际生活的过程中,在感觉经验、特别是表象的基础上,人在头脑中借助词和语言,以知识经验为中介,对事物进行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从而形成概念,并应用概念进行判断和推理,来认识事物一般的和本质的特征及规律性联系的心理过程。思维过程的基本特征是思维的概括性和间接性。思维有很多种分类。从思维的抽象性来分,可以将思维分成直观行动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这也是个体思维发展的3个阶段;从思维的智力品质来分,可以粗略地将思维分成再现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从思维的意识性来分,可以将思维分成我向思维和现实性思维,等等。关于思维结构的解释,心理学界并没有统一的看法。前苏联心理学家鲁宾斯坦认为思维有心理结构和逻辑结构。思维的心理结构即是由分析和综合组成的思维的基本过程。瑞士着名心理学家皮亚杰在他的发生认识论中提出图式就是儿童心理或思维的结构。

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德从内容、操作和结果3因素入手提出了智力三维结构作为对思维结构的阐释。

美国心理学家拉塞尔则从纵向和横向方面提出了另一种关于思维心理结构的设想,他认为在横向上,思维的整体性是由4个因素构成,即思维的材料(包括感觉、知觉、记忆、表象、概念等);思维的过程(包括选择、搜寻、操作和组织等);思维的能力(指思维的技巧、习惯等)和思维的动机(包括情感、需要、态度等);在纵向上,思维结构即思维过程,包含:1.环境刺激引起心理活动阶段。2.建立思维定向和思维指导阶段。3.寻找有关材料的阶段。

4.提出假设或尝试性方案的阶段。5.检验审查假设阶段。

6.决策阶段。现代认知心理学中,信息加工论者认为,思维的结构就等于模拟人思维的计算机程序。

现代的研究,大多关注思维的发展阶段、特点以及思维品质的发展变化。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