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同一性

书籍:当代青少年心理与教育大辞典 更新时间:2018-11-07 09:51:15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山西人民出版社《当代青少年心理与教育大辞典》第162页(412字)

美国精神分析学家埃里克森人格理论(人格发展阶段理论)中的一个专用术语。

他认为,所谓自我同一性是指青少年对自己的本质、信仰和一生中的重要方面前后一致及较完善的意识,也即个人的内部状态与外部环境的整合和协调一致。12岁或13岁至17岁或18岁的年轻人,发展的任务是建立自我同一性和防止自我同一性的混乱。儿童进入青年期,个体意识分化为理想的自我和现实的自我,要建立主体的自我同一性,就得使理想的自我和现实的自我达到统一。为此,要么努力改变现实的自我,使之与理想的自我一致;要么修正、改变理想的自我,使之符合现实的自我。青年自我同一性的建立和他在以前发展阶段所建立起来的信任感、自主感、主动感有直接关系,如果顺利地完成以前的发展任务,自我同一性就容易建立,并顺利地进入成人期。如果不能顺利地完成前期的发展任务,自我同一性就难以建立,就会导致自我同一性的混乱,以至妨碍人格的正常发展。

上一篇:自我监督 下一篇:自我实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