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目标

书籍:当代青少年心理与教育大辞典 更新时间:2018-11-07 10:35:10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山西人民出版社《当代青少年心理与教育大辞典》第296页(652字)

分为4个层次:1.教育事业发展的目标。

比如1985年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规定:在20世纪内有步骤地实行9年制义务教育。1993年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规定:到本世纪末,我国教育发展的总目标是全民受教育水平有明显提高;城乡劳动者的职前、职后教育有较大发展;各类专门人才的拥有量基本满足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面向21世纪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基本框架。2.培养受教育者的总目标。

比如,中国现阶段教育目标是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建设人才。

3.各级各类学校、各专业的具体培养目标。它是在总的教育目标指导下,根据各级各类学校、各专业所担负的任务和学生年龄、文化和知识水平而提出。

4.将各门学科的教育按统一的标准分类为规范化、系列化的目标,即教育目标具体到各门学科中。例如,美国布鲁姆等人首创“教育目标分类学”,他们将各类教育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个领域。

在认知领域又分为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6个方面。

在情感领域又分为:接受、反应、形成价值观念、组织价值观念系统、价值体系个性化5个方面。

在动作技能领域分为:整个身体的运动、协调细致的动作、非语言交流的动作、言语行为4个方面。目标分类可增加教师对教育目标多样性的认识,并在确定某一目标时从中了解与其他目标的关系及其在目标系列中的地位。

此后其他学者,如美国的加涅等也提出了不同的分类标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