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仲舒

书籍:当代青少年心理与教育大辞典 更新时间:2018-11-07 10:41:39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山西人民出版社《当代青少年心理与教育大辞典》第325页(599字)

【生卒】:前179—前104

【介绍】:

西汉哲学家、教育家。

广川(今河北景县)人。少年好学,潜心钻研孔子学说;汉景帝时被授予“春秋学”博士;授徒讲学,采用老学生带新学生的方式;晚年闭门着书讲学,学生很多。董仲舒适应汉武帝时代的政治上统一的需要,发挥了阴阳学说,结合五行思想,创立了“天人感应”的神学论,提出了“性三品”说和“三纲五常”的封建伦理观,形成了一套神学化的儒学体系,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理论依据。在教育方面,他总结了秦朝灭亡的教训,继承和发展了儒家思想,为汉王朝的文化教育政策奠定了理论基础。

他的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他向汉武帝“举贤良对策”中提出的三大文教政策中,即废黜百家,独尊儒术;设校养士,防止奸邪;“选士”“贡贤”,网罗人才。主要有:1.提出了“化民成性”的教育目的。

他认为“民性”在后天有或成善、或成恶两种可能性。要使“民性”成善,就必须节制其情缘,而情欲的节制,则全赖于教育的教化。

2.在道德修养上,强调谨小慎微,注意“积习渐糜”的作用。

他把“利”看做“义”的大敌,认为要“正我”“为义”就不要为利欲所驱使,要“正其谊(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3.在教学方法上,采用“下惟讲诵”和“次相授业”的方法。4.对教师要求达到“圣化”的境界,以身作则。

他的教育思想对后世深有影响。当今仍保留有他着的《春秋繁露》和《举贤良对策》。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