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观

书籍:当代青少年心理与教育大辞典 更新时间:2018-11-07 10:50:30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山西人民出版社《当代青少年心理与教育大辞典》第354页(550字)

人生观的一个组成部分。

指人们对生与死问题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它体现着人们对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等问题的总体认识,是在道德意义上对生、死问题的系统看法和评价。

不同社会、不同阶级对生死问题有着不同的看法,剥削阶级从个人的私利和物质享受出发,大都表现为贪生怕死。无产阶级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上,继承历史上广大劳动人民和一切有识之士关于生与死问题的进步思想,结合无产阶级革命和建设事业,形成了自己的生死观。这种生死观认为,生死是一种自然发展的必然,同时也体现着一定的社会道德意义;生命是人生最宝贵的东西,人们应该珍惜生命,热爱生命,重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用有限的生命造福人类。然而有生就有死,为了真理,为了人民的利益和革命的事业,一个人应该鞠躬尽瘁,勇于献身,死而后已,这样的死,死得其所,重于泰山;如果一个人苟且偷生,贪生怕死,或为个人私利而死,那么这样的生,虽生犹死,这样的死,轻于鸿毛。无产阶级的生死观体现了人们对生死问题的正确认识和大公无私的崇高精神境界,是人类历史上最科学、最进步的生死观。一个人只有将自己的生死同革命事业和整个人类生生不息的发展前景联系起来,才有可能跳出个人生死的圈子,摆脱生之烦恼和死之恐惧,形成达观、进步、积极的生死观。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