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教育

书籍:当代青少年心理与教育大辞典 更新时间:2018-11-07 22:30:03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山西人民出版社《当代青少年心理与教育大辞典》第401页(487字)

受教育者对自己的品德表现进行自我认识、自我监督、自我克制和自我改正,以提高品德水平,形成良好的品德习惯。

自我教育作为一种德育方法,只有当受教育者具有了一定的自我教育能力后才能开始使用。一般而言,到了青少年时期,受教育者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得到发展,道德认识及行为能力逐步发展,特别是自我意识日益提高,萌生了关心自己才能和品德发展的强烈要求,此时可以引导受教育者开展自我教育。

自我教育的形式很多,主要有:1.加强自我修养,如反省、自我批评等。

2.通过各种社会实践进行自我锤炼。

开展自我教育,并非一概排斥教育者的帮助和引导作用。教育者在启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时,应注意:1.激发学生自我教育的愿望。

2.善于创设有利的道德情境,包括组织各种社会实践活动。3.把个体的自我教育,同集体的自我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提倡自我教育,鼓励自觉成才,但不等于否定集体的力量,否定他人的帮助。

对学生来讲,集体本身就是一种强有力的教育力量和因素。健全的班集体不仅对每个成员有严格要求,而且可以促进成员之间的相互监督、相互帮助,成为个体自我教育的推动力量。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