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概况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复旦大学出版社《上海词典》第1页(9681字)
上海屹立在东海之滨,位居我国大陆海岸线的中点。
它北临长江口,包括江口的崇明岛、长兴岛和横沙岛(其中崇明岛为我国第三大岛,面积与香港相近);南濒杭州湾,包括大小金山诸岛;西与江苏省的苏州地区接壤;西南和浙江省的嘉兴辖境毗邻。上海的地理座标是:南起北纬30°42′,北至北纬31°48′;西自东经120°52′,东到东经121°52′。南北长120余公里,东西宽约100公里。截止1986年底,全市总人口1232.33万人,其中市区人口71016万人,市区人口密度为1.9万人/平方公里。
上海土地总面积为6341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为375平方公里,占全市面积的5.9%。上海领有上海、青浦、松江、嘉定、川沙、南汇、奉贤、金山、崇明9个郊县和黄浦、卢湾、南市、徐汇、静安、虹口、闸北、杨浦、长宁、普陀、宝山、闵行12个市辖区。蜿蜒的吴淞江(苏州河)和黄浦江纵横交接,贯穿全境。
悠悠岁月,沧海桑田。
上海的成陆过程经历了亿万春秋。据新近考古发现,上海地区地层有震旦纪、寒武纪、奥陶纪、上侏罗纪、白垩纪、第三纪岩层、第四纪岩层。
大约在7000万年前的中生代后期,上海地区同我国东南其他地区一样,曾发生强烈的地壳变动。“高山为谷,深谷为陵”,形成了今松江境内的凤凰山、佘山、天马山等,平原旷野,数山矗立,被号称为“云间九峰”。
历史又走过了漫长岁月,大约到16000年前,随着气候的冷暖骤变,上海地区又经历了几次海陆变迁,海面逐渐降低,上海地区和东海大陆架形成陆地。约在6000-7000年前,在长江激流和海浪裹挟下,大量泥沙沉积在今上海中部偏西地段,形成了一条从西到东南走向的冈身地带。冈身外缘,即今北起娄塘,沿嘉定城中、南翔、诸翟、俞塘村,南至柘林一线,是远古上海的海岸遗址。
据考古证明,约在5000-6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上海就已形成。
与此同时,黄浦江也逐渐完成了它的历史演变。黄浦江发源于太湖东南的淀山湖,流至吴淞口,汇于长江入海。全长1135公里,流域面积约23800平方公里,目前河道宽度为300-700米,深度为7-9米,水流充沛,终年不冻,四季都可通行,可供2万吨以上巨轮出入。据文献记载,古代太湖之水是通过三条水道注入大海的。
北为娄江,即今浏河前身,它自太湖流经苏州、昆山、太仓直至浏河口入海。南为东江,即今黄浦江前身,它从太湖东流,汇合浙西诸水,经嘉兴、松江至上海入海。
中为松江,元代改称吴淞江,因其直通苏州,故又名苏州河,它由太湖经苏州、昆山到上海入海,全长125公里。这三条江在古代齐名,尤以吴淞江为最,是太湖流域主要的排水道。
黄浦江是上海的象征。它神奇般的传说同上海的成名紧密相连。黄浦江古称东江,又称大黄浦。战国时期,楚国的黄歇被楚考烈王封为春申君。
春申君与信陵君、平原君、孟尝君合称战国时四大公子,一时名声大噪。上海西部地区是春申君黄歇的领地,“人杰地灵”,他渡江之处称作“黄渡”,他命人开凿疏浚的大江,便名黄浦、黄歇浦,或称申浦、春申浦,亦叫申江、春申江。
上海简称“申”即来源于此。
上海又简称沪。
“沪”字何谓?上海地区古称“沪渎”,《吴郡志》说:“松江东泻海,曰沪海,亦曰沪渎。”“渎”就是水流入海的意思。东汉刘熙曾解释说:“渎,独也。各独出其所而入海也。
”(1)上海地处长江入海之口,故名“渎”。还有一种说法,古代上海人民以捕鱼为业,捕鱼的工具叫“沪”(沪的繁体字),上海因此取名“沪”。距今1600多年前的东晋时期,有个叫虞潭的,曾在海上“修沪渎垒”。
“沪”与“扈”形近,古籍记载,“扈”是用绳编结成的竹栅,“插竹列海中,以绳编之,向岸张两翼,潮上而没,潮落而出,鱼随潮碍竹不得去,名之曰扈”。唐诗人陆龟蒙在他的《鱼具咏》诗序中说:“列竹于海曰沪”。
可见,“扈”、“沪”两字同义通假。唐诗人皮日休描绘得更加形象:“波中植甚固,磔磔如虾须。涛头倏而过,数顷跳鯆。
不是细罗密,自为朝夕驱。”(2)古代上海地区渔业颇为发达,“吴中卖鱼论斗”,“海濒之民以网罟蒲赢之地而自业者,比于农圃。
”(3)渔业发达,“沪”这种捕鱼工具遍及乡村,故因物命名,便称“沪渎”。沪(沪)的称呼,要比上海的称呼早500多年。
那末,又为何称“上海”呢?原来“上海”与“下海”相对而言。
关于“上海”一名的来历,有三种说法。一说上海“地居上洋”,故名“上海”。二说认为,东汉袁康在《越绝书》中说过:“娄东十里坑者,古名长人坑,从海上来。”“长人坑”就是上海地区,故称“上海”。三说以为,吴淞江南岸原有两条支流,一条名叫上海浦,另一条名叫下海浦,宋代上海建镇时,地点就在上海浦附近,因而定名“上海”。南宋光宗绍熙年间编撰的《云间志》说:“上海浦在县东北九十里。”清嘉庆十九年编的《上海县志》说:“上海浦在陆家嘴南,北即下海浦。”“下海浦在陶林浦东,南岸即上海浦。”上海浦即今外滩至十六铺一带的黄浦江中。当时松江(吴淞江)南岸近海口处,除上海浦、下海浦外,还有南及浦、江苎浦、烂泥浦等。上海浦南接大黄浦,北面濒临松江,今已荡然无存,早已淹没在黄浦江中了。由宋至清这500多年中,上海浦与下海浦同时齐名。
现今虹口区的昆明路、海门路口,还有一座清乾隆年间建造的“下海庙”;与此相对,南市区大南门外,则有一座“上海庙”,又名“海潮寺”,“八?一三”时毁于战火。今天的虹口、杨浦一带,当年属下海浦,而南市、卢湾一带,则是正宗的上海浦。随着岁月流逝,外来人口猛增,“上海浦”、“下海浦”的界限逐渐消失,久而久之,人们淡忘,“阿拉”都是上海人了。
上海成陆的过程十分漫长,上海发展的历史也很悠久。
春秋时上海属吴国,战国时为楚春申君黄歇的领地。秦代在今金山县境内设海盐县,在今江苏昆山县境内置疁县(汉代改称娄县)。
两县以松江为界,松江以北为疁县,以南为海盐县。当时上海西部地区就分属海盐和疁县。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修筑了一条由咸阳往东南,通湖北,连湖南,经江苏,抵上海一带的宽阔驰道。驰道宽50步,每隔3丈植树一株。
驰道通过今松江县西北,“经青浦古塘桥,西通吴城。”(4)《云间志》记王荆公诗云:“穆王得八骏,万事赖其修。茫茫千载间,复此好远游。
车轮与马迹,此地亦尚留。想当驰道时,劳者尸如丘。
”驰道修成后,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率领丞相李斯、小子胡亥等一批文臣武将南下巡游。
他们从咸阳出发,出武关,渡丹水,涉汉水至云梦;再沿长江东下,经丹阳,通过古运河等水道,到达钱塘(今杭州市);然后下富春江,上会稽山,祭祀大禹。祭毕,取海道至吴,通过松江西境和青浦南境的横山、小昆山、三泖地带,看到当地百姓划着小船,在水上进行交易,物产丰阜,人众熙攘,倍觉新鲜。秦代充满传奇色彩的由拳县,于汉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为大水淹没,人众成了鱼鳖,昔日繁华一时的由拳县,沉浸在今青浦境内的泖湖中。
到了晋代,上海地区的渔业、盐业已相当发达。人众繁衍,物产增殖,大县事务繁剧难理。
南朝梁大同元年(535年),分割原娄县地域设昆山县;分割原海盐县地域置胥浦县和前京县。
陈、隋时期,兵乱频仍,胥浦、前京两县又废置,复为海盐县。
唐天宝十年(751年),吴郡太守赵居贞奏准移昆山县治于马鞍山,析其南境及嘉兴东境、海盐北境新建华亭县,县治设在今松江县境内。这是上海地区正式设县伊始。
华亭得名,一说为其东北有华亭海;或说因春秋周简王时(公元前598一前585年)吴国君主寿梦曾“筑华亭于其国之东,松江(吴淞江)之南,以为亭留宿会之处”(5),故名华亭。
当时华亭县的范围,东到下河,南临海,北至吴淞江下游(今虹口一带),地域很广阔。
唐天宝五年(746年),在今青浦东北的吴淞江南岸设置了青龙镇,直属华亭县。宋初,华亭县改属两浙路秀州(州治在今嘉兴)。这时华亭县以东的海滩,已经成为重要盐场,“人烟浩穰,海舶辐辏”(6),商业日益发达。宋宣和元年(1119年),随着松江航道重新疏浚,青龙镇更见发展。
宋诗人梅尧臣在《青龙杂志》中记载,青龙镇有二十二桥、三十六坊,还有“三亭、七塔、十三寺,烟火万家。”(7)时人誉称“小杭州”。青龙镇虽如此繁华,但当年作为华亭一个海口的上海,仍然是个荒凉的渔村,满目蓬藁。
流光易逝,斗转星移。松江逐渐淤浅,昔日通行无阻的海舶,再无法溯沪渎直上青龙镇,只好改道航行,在上海浦右侧停泊,即今南市区小东门十六铺的江岸。
繁华一时的青龙镇,丧失了作为长江口主要良港的地位,日渐萧条冷落。宋末,青龙镇每况愈下,以致出现“田夫耕废县,山鼠过颓墙”的荒芜景象。
熙宁年间(1068-1077年),贸易中心转移到华亭东北地区,这里形成居民点,由渔村变成初具规模的小镇。南宋咸淳三年(1267年),在此正式设立镇治,并派镇将驻守。
因地处上海浦西侧,便称“上海镇”。元朝至元十四年(1277年),在上海镇设立市舶司,与广州、泉州、温州、杭州、庆元、澉浦合称全国七大市舶司。本埠市舶司的衙门设在后来的上海县署内,即今小东门方浜南路的光启路上。贸易的发展促进经济的繁荣,这时的上海已非昔比,“有市舶,有榷场,有酒库,有军隘、官署、儒塾、佛宫、仙馆、甿廛(居民区)、贾肆,鳞次栉比,实华亭东北一巨镇也。”(8)
经济的发展使上海的地位日见重要,终于脱离华亭而单独成县。
元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松江府知府仆散文以“华亭地大,民众难理”为由,上疏另设上海县。至元二十九年,遂分割华亭东北、黄浦江东西两岸的高昌、长人、北亭、海隅、新江五乡新置上海县。
县衙设在宋代榷货场旧址;元大德年间,迁入原市舶司署地。当时上海县的区域:东至江湾18里,西至乌泥泾(今上海县华泾镇)30里,南至下砂场50里,北至青龙镇50里,东西宽约48里,南北长约100里。
上海县划定后,与华亭县地位相同,均为浙江行省松江府的属县。元泰定三年(1326年),两县同归嘉兴路管辖;元天历元年(1328年)又隶属松江府。
到了明代,上海地区商肆酒楼林立,元“至正中,户才七万二千五百二,又海船、舶商、梢水五千六百七十五,皆县人。”(9)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全县有114326户,532803人,为元至正年间的一倍(10)。这时,上海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东南名邑”。明代上海县地域:西与西南和华亭县相连,北隔吴淞江和嘉定县接界,东至海,东西宽160里,南北长90里,总面积达2000多平方公里。
明末清初,上海的行政区域又发生了一系列变化,逐步演变成相当今天上海的规模。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分出上海县西北的北亭、新江、海隅三乡置青浦县,县署设在青龙镇;后移治唐行镇(今青浦城厢)。
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松江知府李正华以华亭田赋百万、非一令所能治为由,建议另设一县。次年,分出华亭县枫泾、胥浦二乡及集贤、华亭、修竹、新江四乡之半设娄县。
雍正二年(1724年),总督查弼纳以苏松一带各大县繁剧难治,奏准清廷各分为二,于是吴淞以北的嘉定县分出其东境另设宝山县。次年,划出华亭县云间、白沙二乡之半建立奉贤县;分上海县长人乡建南汇县。
雍正八年(1730年),经巡抚尹继善奏准,分巡苏松道移驻上海,并加兵备衔。自此,始有“上海道台”之称。清嘉庆十年(1805年),总督陈大文又奏割上海县高昌乡及南汇县长人乡的一部分设置川沙县抚民厅(民国元年改称川沙县)。至此,上海地区加上明万历十一年从太仓州分置出的崇明县和民国元年由华亭县、娄县合并而成的松江县,上海境内的郊县,大致已初具规模。
到1840年鸦片战争前夕,上海县东界川沙,南邻南汇,西接青浦,北连宝山,东西宽66里,南北长84里,面积600多平方公里。据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统计,全县有居民529294人,城内有黄家弄、俞家弄、四牌楼街、梅花弄等街巷63条,商店林立,单是钱庄就有几十家,“闽广辽沈之货,鲜萃羽集,远及西洋暹逻之舟岁亦间至,地大物博,号称烦剧,诚江海之通津,东南之都会也。”(11)
鸦片战争失败后,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指令投降派耆英和伊里布同英国全权代表璞鼎查签订了《南京条约》。“条约”第三款规定:“自今以后,大皇帝(清道光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
”接着,英国又以“厘定善后事宜”为借口,于1843年10月8日又同清政府签订了《虎门条约》。“条约”第九款规定:“在万年和约(指《南京条约》)内言明,允许英人携带家眷赴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港口居住……但中华地方官必须与英国管事官各就地方民情、拟于何地方、用何房屋和基地,系准英国人租赁。”同年11月8日,英国首任驻上海领事巴富尔到任,他根据《虎门条约》向上海道台宫慕久要求划出一块土地作“居留地”,专供英国侨民使用。宫慕久居然以为华洋分居能避免“纠纷”,默许巴富尔的要求。据此,巴富尔在11月14日发出通告,宣布上海于1843年11月17日正式开埠。紧接着,美国与清政府签订了《望厦条约》,法国与清政府签订了《黄埔条约》,俄、德、日、意紧紧跟上,先后与清廷签订了各种不平等条约。他们在所谓“最优惠国条款”的名义下,相继在上海设置租界。
从此,上海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成为外国“冒险家的乐园”。
上海被辟为通商口岸以后,人口的组合也发生深刻的变化。
最显着之点,就是外来人口猛增,本地人口所占比例渐小。清乾隆年间,上海总人口只有48000余人。
开埠后九年,即1852年,上海人口增加到54万人,其中涌入上海的广东人就有8万,福建人5万。
太平天国革命时,江浙一带富豪大户纷纷逃到上海租界,四境乡民也相继流入,上海人口急剧上升,据《费唐法官研究上海租界情况报告书》中统计,1860年租界内华人增至30万人,1862年高达55万,外地人口大大超过本地人口。
本世纪30年代,据国民党上海市政府不完全统计,上海本地人口仅占市区总人数的20-25%。1934年,上海市区华界有192万人,本地人口占25%,江苏籍占39%,浙江籍占19%,安徽籍占4%,广东人占2.6%,湖北人占18%,山东人占16%,其他籍占7%。
至1946年,上海市区人口增加到376万余人,本地人口只有76万,另外300万则是外来户了。这个情况表明,自从开埠以后,上海的经济逐步面向全国,而直接参与发展上海经济的,大多是全国各地的人民。
从这个意义上说,上海一向是全中国的上海,上海与国内外的关系极深。
上海水陆交通非常方便,占地利之先,为沟通国内外联系、发展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上海号称“辐辏之地,四达之乡”,陆上去,海上回,运动自如,进出两便。上海地区河道密布,江河、湖泊、水道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11-12%,平均每平方公里地面上的河流长度约5-6公里,每隔100-300米就有一条河道。
现在,境内共有内河航道242条,通行里程达2474公里,各类装卸岸线共长666公里,各种泊位计290个。上海港更是名闻中外的天然良港。上海港的长江段从浏河口至南汇咀全长104公里;黄浦江从吴淞口到闵行段全长67公里。码头长度13368米,拥有港口泊位98个,其中万吨级46个。1984年港口货物吞吐量首次突破亿吨大关,1987年货物吞吐量已达1.3亿吨,占全国沿海港口吞吐量的333%,一举跃入世界亿吨大港之列。国际海运更是任重道远,可达五大洲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个港口,与日本各大港口、美国旧金山、英国伦敦、联邦德国汉堡、荷兰鹿特丹以及新加坡、澳大利亚、新西兰、地中海沿岸主要港口有定期货轮来往。
上海市郊公路同样四通八达。据1985年统计,共有公路322条,通车里程2058公里,公路桥梁1600多座,客运量410万人次,货运量9508万吨。到1987年,公路运输量已达1亿吨,客运长途汽车发展到271条路线,运送旅客达713万人次。公路象一张友谊的网络,紧紧地把江、浙、闽、赣、皖、鲁诸省联系在一起。为了沟通上海与香港的运输,已新辟了到厦门、广州、深圳的线路。市内马路近2000条,公共汽车、无轨电车等营运车辆5843辆,共348条班车路线,总长度为141万公里。
据1987年统计,市内公共车辆运客554亿人次,日平均客运量1518万人次。还有出租汽车9503辆,“叫车难”的矛盾正在逐步缓和。
铁路运输更是万马奔腾,长龙逐风。铁路线有沪宁、沪杭两条干线,北接津浦、陇海线,南接浙赣、京广线,伸延全国各地。境内路轨共长126公里;交线10条,共长147公里;工矿企业专用线72条,长160公里,线路总长度600多公里。现有编组站2个,客运站12个,货运站9个,客货两用站5个,中转站9个,成为名副其实的全国南北交通的枢纽之一。
1987年铁路货运量5484万吨,发送旅客2610万人次,目前每天发出的客车59列。沪宁、沪杭线客货列车都由内燃机车代替了蒸汽机车,新铺了沪宁复线,扩大了列车通行能力。1987年建成的上海铁路新客站,是一个综合性、多功能、现代化的旅客集散地。新客站分设铁路站场、客站站台、候车室、行包房、售票厅、站前广场、旅客通道、两座立交桥、排水系统、商业网点等,占地面积达43公顷。
供电、供水、电话、煤气、照明等设施一应俱全。并采用“高架候车,南北开口”的布局,可同时发放72对列车,每年旅客发送量达2220万人次,是目前国内最现代化的客站。
上海不仅占地利,而且得天时。上海地区气候温和湿润,日照充分,为东南亚季风气候。
一年四季中,春秋短,冬夏长;按平均数计,春季72天,夏季112天,秋季61天,冬季120天。全年平均气温为15.4℃,历年最高气温曾达402℃,最低为-121℃。全年降雨日为125-130天,平均降水量1144.4毫米,其中69%降雨在4-9月间。全年平均日照时数是2014小时,8月份最多,为252.1小时,2月份最少,为121.2小时。
全年平均雾日43.1天。四季中,春夏两季和初秋多为偏东风、东南风,晚秋和冬季则多偏北风、西北风。据近百年资料统计,台风平均每年五次,风力在八级以上的占75%。暴雨平均每年1-2次。
温和湿润的气候有利于郊区农作物正常生长,也为城市的生产贸易和人民生活提供方便。
解放近四十年来,上海国民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对国家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据1986年统计,上海国民生产总值491亿元,人均国民生产总值4008元;工农业总产值942亿元,人均工农业总产值7693元;国民收入425亿元,人均国民收入3471元。1986年全市财政收入258亿元,占全国的12%。
近四十年来,上海上交国家财政4000多亿元,有力地支援了我国四化建设。
目前,上海已经在适应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上迈进一步,正在发挥自己的综合经济优势,坚决地有步骤地发展外向型经济,以更勇敢的姿态进入世界经济舞台。
上海是我国最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据新近的统计,全国工业共有160个行当,上海就有145个,工业门类齐全,配套能力较强,技术水平和劳动生产率较高。
上海现有11029家工业企业(其中大型企业191个,中型企业416个,小型企业10422个)(12)。
1986年工业总产值918亿元,占全国的8.9%。工业总产值中,轻工业占55%,重工业占45%。
上海现有工业职工274.36万,其中全民所有制工业210多万人,集体所有制工业60万人,其他3.32万人。
上海是我国重要的贸易中心。1979-1986年8年间,外贸出口总值295亿美元,超过了1978年前29年的总和。1986年外贸出口总额35.8亿美元,占全国的13.3%;调往全国的内贸商品总值152.2亿元;社会商品零售总额208.3亿元。
全市共有零售商店、饮食商店、服务网点10.6万个,从业人员53.7万人。此外,全市现有消费品贸易中心13个,城乡农副产品贸易市场386个,个体商业服务网点7万个。1987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23875亿元,比1986年增长14.6%。
上海是我国重要的邮电通讯中心。
到1986年底,全市有邮电局(所)481处,邮路及投递总长度16万多公里,邮送汽车244辆,平均每天交寄函件58.36万件。市内有电话机29.2万部,郊区4.6万部。电报电路200条,每天收发电报2万份。
长途电话电路2556条,每天通用长途电话4.2万次,直达国内150多个城市。
上海与世界上48个国家和地区的125个邮局有邮件直接关系;国际电话直通日本、美国、泰国、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国家,电报通讯可达全国各地和港澳地区,并可转接世界各国。
上海是我国重要的金融中心。全市现有人民银行1家,专业银行6家,侨、外资银行4家,外资银行和证券机构驻沪办事处29家。信托投资公司、租赁公司、保险公司12个,城市信用社9个,农村信用社204个。
目前,金融业正向着多元化、多样化、多渠道、多功能方面发展。
上海又是我国重要的文化和科技中心。全市各类全日制学校4478所,各类文化事业机构1460个,普通大学51所,各类成人高校134所,各类中等学校1352所,小学3058所。1986年各类学校在校学生数为:普通高校11.77万(不包括在校研究生10195人),中等专业学校和普通中学64.8万人,小学86.6万人,成人高校17.4万人,成人中等学校36.6万人。
各类科学专业人员599万人(其中自然科学39.7万人,社会科学20.2万人)。1986年,全市出版图书3.66亿册,平均每天出版100.18万册,各类杂志3.03亿册,平均每天出版83.13万册,各种报纸19.94亿份,平均每天发行546.32万份。
上海与全国各地建立了密切的横向联系。到1986年底,上海与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建立各种经济联合体计6171个(项),其中工业联合体1804个,商业联合体2100个,科研生产联合体2000个,外贸经营联合体267个。
组建了跨地区、跨行业的企业集团100多个。1986年工业企业联营产值60亿元。
至1986年底,兄弟地区在沪开店开厂600多家,年营业额达11亿元。
今天,在改革、开放的方针指引下,上海正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项事业。
我们相信,在新的历史使命召唤下,作为沿海开放地区的最大中心城市的上海,必将为全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