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安世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辽宁人民出版社《诸子百家大辞典》第145页(729字)
【生卒】:1048—1125
【介绍】:
北宋学者。
大名(今属河北)人,字器之,学者称元城先生。熙宁进士。不就选,从学于司马光。卧立坐行,皆合于礼。
司马光入朝,荐为秘书省正字。光死,吕公着荐为右正言。
力劾章惇等“四凶”,宰相范纯仁至御史十人,皆因是去。安世仪状魁硕,正色立朝,扶持公道,面折廷争,不畏权势,时人称之“殿上虎”。
然亦因此仕途坎坷,未得大用,屡恶于权臣章淳、蔡京等,连遭贬谪。安世是元城学派的创始人,吕本中、刘勉之等都是他门下的高足。
师事司马光时,“咨尽心行己之要,光教之以诚,且令自不妄语始”(《宋史·刘安世传》),“自此力行七年,而后言行一致,表里相应”(《宋元学案·元城学案》)。政治上,“以辨是非邪正为先,进君子退小人为急”,认为“君子小人势不两立如冰炭”,“人主之去宰相,必积怒非一日。
奸臣则交结佞幸,才觉怒,即急急收救,故不至积怒而去”(同上)。主张为学以力行为主:“为学惟在力行”。认为勤是“学者所守要道,只一勤字,则邪僻无自而生。才有间断,便不可谓勤”(同上)。
在《易》学方面,主张:“若象数可废,则无《易》矣。若不说义理,又非通论,两者兼之,始得”(同上)。
安世还受佛学影响,主张“不思善,不思恶,但愿空诸所有,慎勿实诺所无”(同上),他喜读《孟子》,但却敢于置疑,而不盲从于先儒旧说。如认为“左氏非丘明,《论语》孔子所引,乃前世人,如老彭类”,“汉所传《六经》,与今不同”(同上)等。
总之,刘安世以“诚”为中心,吸收象数、释道之说,构成了自己庞杂的思想体系,成为司马光之学的主要继承者,在儒学发展史上具有一定的地位。
着有《语录》12卷,《刘安世文集》12卷,《元城尽言集》12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