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伯温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辽宁人民出版社《诸子百家大辞典》第147页(849字)
【生卒】:1057—1134
【介绍】:
北宋哲学家。
字子文,邵雍之子,其祖先为范阳(河北涿县)人,随父迁共城(今河南辉县),后徙居洛阳。历任官职大名府助教、西京教授、成都路提刑、利州路转运副使,属元祐党籍,幼年时受家教,与司马光有交游。
他继承父亲的象数之学,更看重图象,曾着《经世天地始终之数图》、《经世六十四卦数图》、《经世一元消长之数图》、《经世四象体用之数图》等。
在哲学上,他把“一”看作是世界的本原。他说:“天地万物莫不以一为本,原于一而衍之以为万,穷天下之数而复归于一。”(《语录》)在他看来,一就是太极,太极就是永恒不变的本体。
他说:“是故知太极者,有物之先本已混成,有物之后未尝亏损,自古及今,无时不存,无时不在。万物无所不禀,则谓之曰命;万物无所不本,则谓之曰性;万物无所不主,则谓之曰天;万物无所不生,则谓之曰心。
其实一也,古之圣人穷理尽性以至于命,尽心知性以知天,存心养性以事天,皆本乎此也。”他认为,太极不但是造化万物的本原,而且又是脱离万物而独立存在的实体。
他说:“夫太极者,在天地之先而不为先,在天地之后而不为后,终天地而未尝终。”(同上)显然这个太极就是后来朱熹讲的“理”,可见邵伯温的思想体系完全是理学唯心主义。在易学方面,他把一看作太极,把动、静看作两仪,把阴阳刚柔看作四象,把太阳、少阳、太阴、少阴、太刚、少刚、太柔、少柔看作八卦。传统的看法是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是母生子的关系。而邵伯温认为“有太极则有两仪、四象、八卦”,是母怀子的关系,子在母中而不分开,在逻辑上是涵蕴关系,就像形影一样不能分离。此说在宋明易学史有较大影响。邵伯温根据其父邵雍的《皇极经世图》,做《一元消长之数图》,来推算人类历史的进程,推算宇宙的历史进程,成为易学象数学的代表作,对后世影响较大。他的着作有《皇极系述》、《皇极经世序》、《观物内外篇解》、《易学辩惑》、《闻见前录》、《河南集》等,《宋史》卷433有传。
(高流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