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辽宁人民出版社《诸子百家大辞典》第158页(1858字)
【生卒】:1130—1200
【介绍】:
字元晦,后改为仲晦,号晦庵。
祖籍徽州婺源(今江西省婺源),生于福建尤溪县。南宋时期的思想家、理学之集大成者,也是着名教育家。
他出身于封建官僚地主家庭,自幼喜读经书。中举人,次年登进士第。其后做官五任,不足十年,余者四十余载从事讲学和着述活动。在其任职期间,除处理政务外,也热心于教育事业,如倡办县学、修建书院,并经常亲自讲学。
他在长期教育实践的基础上,还重视总结前人的经验,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教育思想。在教育的作用和目的方面,他从人性有“天地之性”和“气质之性”之分的立论出发,认为“天地之性”皆合于“天理”,即尽善尽美;“气质之性”则“天理”与“人欲”混杂,即有善有恶。教育的作用就在于变换人的“气质之性”,即所谓“存天理,灭人欲”。
他说:“圣贤千言万语,只是教人明天理,灭人欲”;“学者须是革尽人欲”,复尽天理,方始是学”。这里所说的“天理”,就是指维护封建统治的人伦关系和道德观念。关于教育的目的,他提出教人立大志,由士而进圣贤,成为“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统治人才。
他说:“古之学者,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又说:“圣人教人只是要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谓学者,学此而已。”在教育分段方面,他把培养统治人才的全过程划分为“小学”和“大学”两个阶段。“小学”阶段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教之以事”,教会洒扫、应对、进退、爱亲、敬长、隆师、亲友的礼节和道理。“大学”阶段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教之以理”,通过格物致知、读书穷理,使之知其所以然。
这两个阶段是密切联系的,“小学”是“大学”的基础,“大学”是“小学”的延深。他极重视道德教育。
在修养方法方面,首先强调立志。他说:“今人贪利禄而不贪道义。要做贵人而不要做好人,皆是志不立之病。”立志关乎到做人的方向,有大志才能“一味向前”,无所不进。其次是主敬和存养,即专一无二,固守不易;涵养本心,减少欲望。他说:“敬字功夫,乃圣门第一义。彻头彻尾,不可顷刻间断。”又说:“人之心性,敬则长存,不敬则不存。”这里的“主敬”,即主于一,无二心。“存养”,即存养本心,保持固有的善性。
孟子说:“养心莫善于寡欲。”此外,他还主张“省察”,即自我反省和检查。其具体做法有二:一是“省察于将发之际”,把不良的念虑消灭在萌芽状态,做到防患于未然。
二是“省察于已发之后”,对已出现的不良思想和行为,及时进行检查反省,改过迁善。在教学方法方面,他提倡启发诱导,发挥了孔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思想。他说:“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并指出:“此正所谓时雨化之。”说明教师传授知识应把握住时机,注意调动学生求知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所接受,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所以,他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比作引路的人,证明的人,要求教师做到“示之于始而正之于终”,不包办代替。
他说:“指引者,师之功也。”他还继承和发展了孔子学思并重的思想,主张把学与思结合起来。他认为,学思脱节的人必然失败。一个人若光学不思,“到有深意处,却全不识”,很容易“随声迁就”,根本未弄明白。
反之,一个人若光思不学,也容易固执己见,墨守旧说,难以接受新知识和新见解。
在如何处理博与专的关系问题上,他主张博专兼顾。
认为“天下万物,莫不有理”,只有穷尽万物之理,才能达到“天理通明”。因此,他主张“多闻多见”,“欲求其多”;“不然则闻见孤寡,不足以为学也”。
他以盖房子为例,“阔开基,广开址”,才能盖起高楼大厦。求学问只有博览群书,践履万事,才能打好宽厚坚实的基础,最终有所大成。但是,博学不能“杂而无统”,应当将博与专统一起来。他强调“开阔中又着细密,宽缓中又着严谨”,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知其意而得其用”。他还特别提倡温故知新,并把它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原则。另外,他还把温故知新看作是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的一项重要原则。
也就是说,在对待前人的学术成果问题上,也需要温故,做到虚心学习;同时又需要知新,破除迷信,敢立新论。在读书方法方面,他同样提出了许多宝贵的见解。可概括为六条:一曰循序渐进,二曰熟读精思,三曰虚心涵泳,四曰切己体察,五曰着紧用力,六曰居敬持志。
其中有些见解对指导学生读书,至今仍有借鉴价值。
朱熹生平着述甚丰,涉及哲学、文学、史学及自然科学各个领域。其中,《童蒙须知》、《小学》、《四书章句集注》、《近思录》、《资治通鉴纲目》等,对研究其教育思想有密切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