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樾
书籍:诸子百家大辞典
更新时间:2018-11-27 11:53:10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辽宁人民出版社《诸子百家大辞典》第193页(571字)
【生卒】:?—1552
【介绍】:
明哲学家。
字子直,号波石。江西贵溪人。嘉靖十一年(1532)进士,历官部郎、左布政使。
早年从学于王守仁,后师事王艮。坚持心为万物之本的宇宙观,认为“夫六合也者,心之郭廓;四海也者,心之边际;万物也者,心之形色。往古来今,惟有此心,浩浩渊渊,不可得而穷测也。
”(《语录》)提出“心即万化”、“心即万物”的命题。“是心也,即万化也,自圣人以至愚夫,一者也。知天下国家皆我也,是曰知心;知天地万物皆心也,是曰知学。”(同上)由此强调向内心求索的重要性以及主观精神的重要性。“尽心则万物备我,我者万物之体,万物者我之散殊”。“得其心则天地与我同流,混辟之化,相与终始”。
(同上)提倡任性而行,不受拘束。“圣学惟无欺天性,聪明学者,率其性而行之,是不自欺也。率性者,率此明德而已。
父慈子孝,耳聪目明,天然良知,不待思虑以养之,是明其明德。
一入思拟,一落意必,则既非本然矣,是曰自欺也。”(同上)主张尽现“天然良知”,显示人的真性,不用思虑来伪饰。从“天然良知”的概念出发,还提出不能过用其心,不能蠢动,须求中庸以澄然无事。“入道必求依乎中庸,所以得既永得,故曰:‘得一善而勿失之矣’”。其思想提倡主观能动性,但有失之过于随意的弊病。其言论及《明儒学案》卷32。(陈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