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诸子百家大辞典

朱舜水

书籍:诸子百家大辞典 更新时间:2018-11-27 12:02:45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辽宁人民出版社《诸子百家大辞典》第227页(769字)

【生卒】:1600—1682

【介绍】:

明清之际学者。

名之瑜,字鲁玙,号水。浙江余姚人。明诸生。

崇祯、弘光间屡奉征辟及授官,皆坚辞不就。

从南京失陷到永历被害的十五年间,他奔走于浙闽沿海及日本、安南(今越南)等地,坚持抗清斗争。永历十三年(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随郑成功、张煌言入长江北伐,事败,流寓日本长崎,后移居江户(今东京)。在日本长达20余年,仍服明衣冠,讲学授徒,深得日人敬重。他为人独立不迁,言行一致,自谓平生“无有言而不能行者,无有行而不如其言者”,并以“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格言自励,始终以“明孤臣”自称,表现出卓立刚健的民族气节。

这些言论“入到晚清青年眼中,像触着电气一般,震得直跳”(梁启超语)可见其影响之深远。

他为学主张实践,排斥玄谈。他说:“先儒将现前道理,每每说向极微极妙处,固是精细工夫,然圣狂分于毫厘,未免使人惧。不妄举极艰重事,一概都说到明明白白,平平常常,似乎肤浅庸陋。

‘然人人皆可为舜’之意也……末世已不知圣人之道,而偶有向学之机,又与之辨析精微而逆折之,使智者诋为刍,而不肖者望若登天。”认为圣人之道本来明明白白,平平常常,可是先儒尤其宋儒深阐细剖,讲论微妙,固然精细,但实是远离圣人之道,流入玄谈之途。他指出宋儒的陋病在于“辨析毫厘,终不曾做得一事,况又于其屋下之架屋哉”。

因此,他强调以实用为学问的标准。所谓实用,一是有益于自己身心,二是有益于天下国家。他说:“为学之道在于近裹着自己,有益天下国家,不在掉弄虚脾,捕风捉影。……处之危疑而弗能决,投之艰大而弗能胜,岂儒者哉。”以此而论,不独宋之道学,就是清儒之考证也不是他所称许的。

他推崇的是实用实行之学。

这些正是他的思想的特异之处。他的着作收入《朱舜水文集》。(杨柱才)

上一篇:傅山 下一篇:诸子百家大辞典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