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诸子百家大辞典

动静

书籍:诸子百家大辞典 更新时间:2018-11-27 14:01:07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辽宁人民出版社《诸子百家大辞典》第501页(1078字)

儒家思想体系中关于事物存在方式的重要范畴。

动,谓运动。静,谓静止。殷周时代,金文中已多见动静二字,但尚未连用对指。孔子最早将动与静对举,谓“知者动,仁者静”(《论语·雍也》),认为聪明人活动,仁人沉静。

此“动”与“静”尚非哲学范畴,不过说明人之好恶秉性而已。《周易》对“动静”有哲学的阐述,贵刚主动,更重视“动”的作用。《周易·系辞传上》曰:“动静有常,刚柔断矣”,《系辞传下》曰:“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矣。系辞焉而命之,动在其中矣”,又曰:“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韩康伯注:“刚动而柔止也。动、止得其常体,则刚柔之分着矣。”孔颖达《周易正义》曰:“万物禀于阳气多而为动也,禀于阴气多而为静也”。是以阴阳说解动静,于动于静,无所贵主。

三国魏王弼吸收道家贵柔主静的观点,虽调合儒道,实则以静为本,以动为末。受老子的“不动者制动”,“动起于静”(《老子道德经》)等思想的影响,王弼认为,“凡动息则静,静非对动者也……天地虽大,富有万物,雷动风行,运化万变;寂然至无,是其本矣”(《周易·复》注)。东晋僧肇对静的解释,与王弼有所不同,他提出了“即动求静”说,其文《物不迁论》谓,“寻夫不动之作,岂释动以求静?必求静于诸动,故虽动而常静”。

北宋周敦颐将动静作了分层次的阐述,指出有“物”之动静,“神”之动静,“诚”之动静,认为“诚”自然寂然不动,是五常之本,百行之源(《通书·动静》)。周敦颐还认为“太极”是“动静”之本原,其《太极图说》曰:“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

一动一静,互为其根”。程颐认为,“道者,一阴一阳。动静无端,阴阳无始,……动静相因,而成变化”(《易说·系辞》),动与静相依相存,互相推移而构成世界的变化。

南宋朱熹从维护“理”的角度来解释动静。他认为“太极自是含动静之理”(《朱子语类》卷94),动与静并不能从时间的先后上加以划分,“非是动而后有阳,静而后有阴,截然为两段,先有此而后有彼也”(《朱子语类》卷94)。明王守仁主张动静合一,并联系“体用”这一范畴解说动静,认为静是就心之体而言,动是就心之用而言的,“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传习录中》),“动静只是一个,分别不得”(《传习录下》)。

明末清初王夫之认为“动静者乃阴阳之动静”(《张子正蒙注·大易篇》),动与静能互相转化,“动极而静,静极而动”(《思问录外篇》),而且“动”是绝对的,“静”是相对的,不存在“废然无动而静”,总之,“方动即静,方静旋动,静即含动,动不舍静”(《思问录外篇》)。

上一篇:亢悔 下一篇:诸子百家大辞典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