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无义战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辽宁人民出版社《诸子百家大辞典》第585页(849字)
《孟子·尽心下》:“春秋无义战。彼善于此,则有之矣。
征者,上伐下也,敌国不相征也。”儒家从“尊王崇周”的前提出发,认为“礼乐征伐自天子出”才合乎礼义,《论语·季氏》:“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圣王制礼作乐,诸侯不得擅自变更。天子对诸侯的征伐亦有限制,“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孟子·告子下》),天子专行征伐。而诸侯伐诸侯则属“礼乐征伐自诸侯出”,为不义之战。周平王东迁以后,王室衰微,礼坏乐崩,“礼乐征伐自天子出”递变为“自诸侯出”,“自大夫出”,甚至“陪臣执国命”。
春秋242年间,共发生大小战役480多次,诸侯兼并尤以五霸之战为烈。
“争城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此所谓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于死”(《孟子·离娄上》),“五霸者,三王之罪人也”(《孟子·告子下》)。孟子多次义愤地谴责诸侯之间的兼并厮杀,认为战争带给百姓的只有灾难和死亡而已。春秋时代,“圣王不作,诸侯放恣”,“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君者有之,子弑父者有之”《孟子·滕文公下》),不义战争带来了“民有饥色,野有饿莩”(《孟子·滕文公下》)的社会惨象。
孟子认为,春秋时代诸侯之间的争霸战争,均是“不义之战”;与此同时,他也指出,那一国的国君比这一国的国君好一些(“彼善于此”)的情况是有的。比如,孟子公正地评说,“(齐)桓公之于管仲,学焉而后臣之,故不劳而霸”(《孟子·公孙丑下》),承认桓公的用人之道有符合礼义的因素。
“《春秋》每书诸侯战争之事,必加讥贬,以着其擅兴之罪,无有以为合于义而许之者”(朱熹集注),孟子正是承袭了孔子《春秋》的看法,概括出了“春秋无义战”的评语。
春秋是中国古代史中一个大变革的时期,战争使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并为新的更高层次的统一——中国历史上第一次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大统一的来临,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于此,孟子则没有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