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诸子百家大辞典

形而后有气质之性

书籍:诸子百家大辞典 更新时间:2018-11-27 14:53:42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辽宁人民出版社《诸子百家大辞典》第622页(490字)

北宋唯物主义哲学家张载人性论的观点。

他认为人性分为两种:“天地之性”和“气质之性”。并且这两种性是有分别的:“形而后有气质之性,善反之,则天地之性存焉。故气质之性,君子有弗性者焉。

”(《正蒙·诚明篇》,《张载集》)气质之性是有形体之后才有的;天地之性并不是有形而后始有的。在君子看来,气质之性是可以不认作性的。又说:“湛一,气之本;攻取,气之欲。口腹于饮食,鼻舌于臭味,皆攻取之性也。知德者属厌而已。”(同上)气的本来状态是湛然纯一的,然而凝结为形体之后,又互相攻取,互相排引。

如饮食臭味,就是攻取之性。

“湛一”之性即“天地之性”,“攻取之性”即“气质之性”。还说:“人之刚柔、缓急,有才与不才,气之偏也。天本参和不偏,养其气,反之本而不偏,则尽性而天矣。”(同上)“天地之性是不偏的,人受之而又要能反回“天地之性”。“气质之性”有偏颇,使人有性格和才能方面的差异,也就是说,“气质之性”有善与不善之别。张载之所以分别上述二性,是为了提倡回归本来具有的“天地之性”,修养成为符合封建伦理道德的圣人,这种观点适应了封建统治者的需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