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者能仁于人,而不能使人仁
书籍:诸子百家大辞典
更新时间:2018-11-27 15:57:02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辽宁人民出版社《诸子百家大辞典》第776页(436字)
商鞅关于仁义不足以治天下的观点。
语出《商君书·画策》原文为:“仁者能仁于人,而不能使人仁。义者能爱于人,而不能使人爱。”意思是说,有仁德的人,能够对别人善良,而不能使别人具有仁德。义士能够给别人以爱,而不能使人与人都相互关心。
商鞅由此而得出一个结论:“是以知仁义之不足以治天下也。”在商鞅看来,对人民行使重刑,就能使人民害怕刑罚,而不敢犯罪,这样最终就能取消刑罚,达到天下大治。
如果对人民实行礼义教化,就会使人民相互谦让而不敢去揭露别人的罪恶,这样就促使人民去犯罪。于是犯罪的人越来越多,天下就会大乱。
所以说,仁义教化不仅不能使人们具有仁义之德,反而会使别人成为违法的人。
商鞅还认为,人们能有忠、孝、礼、义之德,都是由于实行法治的结果,“此乃有法之常也”。他由此得出结论说:“圣王者,不贵义而贵法,法必明,令必行,则已矣。”从实行法治有利于道德教化的角度看,商鞅的观点有一定合理性。
但商鞅完全否认道德教化的观点是不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