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几内亚岛
出处:按学科分类—天文学、地球科学 辽宁人民出版社《海洋大辞典》第650页(725字)
亦称“巴布亚岛”(Papua)。
旧称“伊里安岛”(Irian)。东属巴布亚新几内亚国领土,西属印度尼西亚领土。为太平洋最大岛和世界第二大岛(仅次于格陵兰)。
位于赤道到11°S、131°-151°E之间。间隔阿拉弗拉海和珊瑚海。东西长约2400千米,中部最宽处640千米。
面积78.5万平方千米(连属岛在内约80万平方千米)。人口约380万。
主要为美拉尼西亚人和巴布亚人。东部居民讲美拉尼西亚语或皮钦语,西部居民通用马来语;但各不同地区居民言语差异很大,有700余种。全岛多山,雪山山脉和马勒山脉横贯全岛,大部分山地、高原海拔在4000米以上。最高峰查亚峰,亦称“卡斯膝士峰”(Carstensz)高达5030米。
南部的里古-弗莱平原为最大平原,沿海多沼泽和红树林。海岸曲折,多海湾。较大的河流有弗莱河、塞皮克河等。地处赤道南侧,气候湿热,大部分地区属热带雨林气候,海拔1000米以上山区属山地气候。年降水量北部为2500-3000毫米,南部为1000-3000毫米。3-10月盛行东南信风,11月至次年2月受西北风控制。
1-4月常受热带飓风袭击。农业有薯蓣、西米、香蕉、咖啡。
矿藏主要有金、石油。
水产业发达,出口大虾、金枪鱼。水力资源丰富。森林占全岛面积的70%。
沿海有少数中小城市和港口,广大内地及山区很少开发。据考古推测,该岛于5万年前即有人定居,9千年前即有定居农业。
16世纪有欧洲人来此,18世纪末开始移民,1828年荷兰东印度公司占有东部,1921年归澳大利亚接管,1973年获得自治,1975年完全独立。西部于1963年由印度尼西亚管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