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周

书籍: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辞典 更新时间:2018-11-08 09:27:38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吉林文史出版社《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辞典》第5页(1864字)

【生卒】:约前369—前286

【介绍】:

战国时哲学家,老子以后的道家大师。

宋国蒙(今河南商邱)人。曾做过蒙地方的漆园吏,周游过齐、魏等国。

但他拒绝了楚威王的礼聘,不愿为相,“为有国者所羁”,而愿“终身不仕,以快吾志”。他过着贫困的生活,曾借粟于监河侯,有时靠编织草鞋为生。

其着作《庄子》是他和他的后学所撰,既是重要的哲学着作,又是我国古代优秀的散文作品。传见《史记·老庄申韩列传》。

庄子的哲学思想和政治思想都较为复杂,他继承了老子天道无为的自然观,也发展了其消极的虚无主义观点。他嬉笑怒骂,对现实的黑暗,进行了猛烈的批判,但又消极颓废,追求一种比老子“小国寡民”更原始落后的社会理想,这些都影响他的文艺思想。

从对文艺的态度来看,庄子的思想就颇为复杂。由于庄子追求原始的落后的理想社会,对当时的专制宗法社会持彻底否定的态度,因而他对儒家的礼乐道德极力反对,对作为礼乐组成部分的文艺也就极力加以否定,认为它是对原始自然状态的破坏,是对物和人的自然本性的摧残,而且由于礼乐造成了尊卑、贫富、荣辱的对立,这就促使人们尔虞我诈,相互倾轧,结果是“礼乐遍行,则天下大乱矣”,因此,要回到理想的“至德之世”,不仅要消灭知识、道德,而且要消灭文艺,所以他说:“擢乱六律,铄绝竽瑟,塞瞽旷之耳,而天下始人含其聪矣;灭文章,散五彩,胶离朱之目,而天下始人含其明矣。

”“道德不废,安取仁义?性情不离,安用礼乐?五色不乱,敦为文彩?五声不乱,敦应六律?”庄子对传统礼乐的批判无疑有其可取之处,但是他从落后的社会理想去否定知识、文化和文艺,不知道分清文艺的精华与糟粕,不了解文艺的重要作用,要求回到原始状态,只能得到普遍的贫穷和愚昧,他这种否定文艺的态度当然是错误的。但是,庄子在批判作为礼乐的文艺时反对人为造作,而要求文艺崇尚自然,认为“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又要求为文必须要有真情实感:“真者,精诚之至也。

不精不诚,不能动人。故强哭者虽悲不哀,强怒者虽威不严,强亲者虽笑不和;真悲无声而哀,真怒未发而威,真亲未笑而和。

真在内者,神动于外,是所以贵真也。”这样强调自然之美,反对雕琢,反对矫揉造作,对我国古代文学和文论发展又产生了极为重要的有益的影响。庄子对语言的作用的看法也很复杂。对言意关系,他认为言不尽意,但又自相矛盾。

他说:“大辩不言……言辩而不及。”又说:“世之所贵者,书也。书不过语,语有贵也;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可以言论者,物之粗也;可以意致者,物之精也;言之所不能论,意之所不能察致者,不期精粗焉。”并指出“形色声名”“不足以得彼之情”,就是说“形色声名”这些可见可听的外界现象,语言可以传达,但“意之所随者”的“道”却是无法说明的。总之,语言不能反映理性认识,“道”只能意会,不能言传,因此结论只能是“知者不言,言者不知”。但是,他一方面否定言辞的表达作用,而说到他自己的着作时,却又极力肯定他那些“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是“宏大而辟,深宏而肆,”“諔诡可观”,“充实不可以已”,这又对言辞的巨大表达作用作了充分肯定。在这个问题上,充分表现了庄子思想的诡辩性。

庄子言不尽意的观点对我国古代文学和文论也产生了十分重要与深远的影响,他的“道”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思想对于后代文学和文论追求“言外之意”产生了启迪作用。

庄子赞扬许多艺人技艺达到神化境界,如庖丁解,能够“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痀偻者承蜩,犹掇之也”;达生蹈水如履平地;“梓庆削木为鐻,鐻成,见者惊犹鬼神”,这些寓言故事目的在于宣扬庄子神秘的认识论,但这些故事实际上正好说明一切高超的神化的技艺都是通过刻苦的反复的实践,达到了熟能生巧,熟练掌握和运用了客观规律的结果。这些故事对文艺创作也具有有益的启示作用,把上述道理运用到创作上,就是要求作家必须在大量的文艺实践中总结经验,掌握文艺创作的客观规律,熟悉文艺创作的特点,才可以使自己在创作上达到了神化的境地。

庄子对文学的浪漫主义的特征也有所论述,他描述自己文章的风格是“以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特纵恣而不傥,不以觭见之也。以天下为沉浊,不可与庄语,以卮言为曼衍,以重言为真,以寓言为广。

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倪于万物;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其书虽瑰玮,而连犿无伤也;其辞虽参差,而諔诡可观。”这些实际上已指出了浪漫主义文学作品具有奇幻谲诡的特色。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