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况

书籍: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辞典 更新时间:2018-11-08 09:27:39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吉林文史出版社《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辞典》第7页(1385字)

【生卒】:约前313—前238

【介绍】:

时人尊称为“卿”,汉人避汉宣帝刘询讳,称为孙卿。

赵国人。年青时游学于齐,受到不少学派的思想熏陶,成为稷下有名学者,曾三次作稷下学宫祭酒。后受谗言攻击,离开齐国赴楚国,楚春申君聘用为兰陵(今山东峰县)令,晚年从事讲学与着述,韩非李斯都是他的学生。传见《史记·孟子荀卿列传》,着作有《荀子》。

荀子是战国末期的儒学大师,他的文艺思想是对孔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荀子的文艺思想主要见于《荀子》一书的《劝学》、《正名》、《儒效》、《非相》等篇。

荀子认为人性恶,必须通过后天的教育才能改恶从善。从这一认识出发,他十分重视文学的作用。他说的文学指广义的文学,具体说指古代文献的《》、《书》六艺,也就是内容合乎礼义的经典,他认为只有学习这样的文学,才能使人成为“君子”:“人之于文学也,犹玉之于琢磨也。

诗曰:‘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谓学问也。和氏之璧,井里之厥也,玉人琢之为天下宝。

子贡、季路,故鄙人也,被文学,服礼义,为天下列士。”又说:“虽庶人之子孙也,积文学,正身行,能属于礼义,则归之卿相士大夫。”这就是说文学对人有“琢磨”的作用,就象玉的琢磨一样,可以把鄙人、庶人琢磨成君子。荀子论文,也非常重视言辞辩说的作用。

战国时代辩说流行,诸子百家之说蜂起。荀子认为辩说十分重要,“说行而天下正”(《正名》)。

但要能产生这样的作用,言辞辩说也必须和经典一样合乎礼义:“凡言不合先王,不顺礼义,谓之奸言;虽辩,君子不听。”(《非相》)而合乎礼义,也就是符合于“道”:“辩说也者,心之象道也。……以正道而辨奸,犹引绳以持曲直,是故邪说不能乱,百家无所窜。”(《正名》)道的具体内涵就是儒家的礼、义、仁等。

要掌握这样的“道”则必须以圣人及其经典为准则:“圣人也者,道之管也。天下之道管是矣,故《诗》、《书》、《礼》、《乐》之〔道〕(据刘台拱校增)归是矣。

《诗》言是其志也,《书》言是其事也,《礼》言是其行也,《乐》言是其和也,《春秋》言是其微也。”(《儒效》)“故凡言议期命,是非以圣王为师。”《正论》)这些观点已形成为比较完整的明道、征圣、宗经的理论,对后世的文学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荀子也十分重视乐的社会作用,他写了专论《乐论》论述音乐的作用问题,提出了不少重要见解,在深度和广度上也较前人有很大进步。

他认为人们爱好音乐是“人情之所必不免”的,“故人不能无乐”。他指出音乐能表达人类各种思想感情,从而使人产生“心悲”、“心伤”、“心淫”、“心庄”等不同的情感反映。

他还指出由于音乐表现了人们的思想,所以从中可以窥见时代的面貌:“乱世之征,其声乐险,其文章匿而采。”他认为音乐具有“入人也速”、“化人也深”的巨大教育感染作用,能够对整个社会的民情风俗乃至国家安危产生重大影响:“乐姚冶以险,则民流僈鄙贱矣。流僈则乱,鄙贱则争。乱争则兵弱城犯,敌国危之。”基于这样的认识,荀子反对墨子“非乐”的主张,强调统治者必须“正其乐”,利用音乐对人民进行教化,以达到“善民心”,“移风易俗,天下皆宁,美善相乐”,巩固统治的目的。荀子对音乐艺术特征和社会作用的论述也适用于诗歌和文学,对后代文论产生了重大影响。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