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尧臣

书籍: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辞典 更新时间:2018-11-08 09:34:31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吉林文史出版社《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辞典》第69页(1005字)

【生卒】:1002—1060

【介绍】:

字圣俞,宣州宣城(今安徽宣城县)人。

宣城古名宛陵,故世称宛陵先生。宋天圣六年(1028)试进士不中,荫补太庙斋郎,后历任主簿、知县、监盐税、节度使判官等职。皇祐三年(1051)召试,赐同进士出身,终官尚书都官员外郎。曾参与修着《新唐书》。

今存《宛陵集》六十卷,附录一卷。《宋史》卷四四三有传。

臣关心时政,支持以范仲淹为首的政治革新派,具有进步的政治思想。他早有名,官河南主簿时,常与名士交游,倍受推重。他的诗歌指陈时弊,关心民生疾苦,具有很高的人民性。

艺术上平淡自然的风格,在宋代具有广泛深远的影响。

《答韩三子华、韩五持国、韩六玉汝见赠述诗》是梅尧臣论诗的纲领。他强调由《诗经》开创的现实主义传统,充分发挥诗歌的社会作用。

提出“因事有所激,因物兴以通”的主张,强调诗歌和现实的联系,要求用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反映现实生活。他认为风、雅、颂都具有“刺美”的作用,特别强调“自下而磨上”的讽谕作用。他赞美屈原的《离骚》是“愤世嫉邪”之作。

他反对宋初文风,批评西昆体作品“烟云写形象,葩卉咏青红;人事极谀谄,引古称辨雄;经营唯切偶,荣利因被蒙”。

他在创作上力求扭转时弊,另辟蹊径。刘克庄在《后村诗话》中指出:“本朝诗唯宛陵为开山祖师。宛陵出,然后桑濮之哇淫稍熄,风雅之气派复续,其功不在欧、尹之下。”

梅尧臣在《读邵不疑学士诗卷》中提出:“作诗无古今,惟造平淡难。”要求用朴素自然的语言和高度的技巧,表现出丰富的思想内容。欧阳修《六一诗话》引梅尧臣的话:“诗家虽率意而造语亦难。若意新语工,得前人所未道者,斯为善矣。必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斯为至矣。

”形象鲜明,含蓄蕴藉,并富有创造性,是为平淡。王安石在《张司业集》诗中说的“看是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是平淡的基本特点。

《四库提要》评梅尧臣:“宋初诗文尚沿唐末五代之习,柳开、穆修欲变文体,王禹偁欲变诗体,皆有未逮。欧阳修崛起为雄,力复古格。于时,曾巩苏洵苏轼苏辙、陈师道、黄庭坚等皆尚未显,其佐修以变文体者尹洙;佐修以变诗体者则尧臣也。”

上一篇:苏舜钦 下一篇:苏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