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洵

书籍: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辞典 更新时间:2018-11-08 09:34:31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吉林文史出版社《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辞典》第73页(928字)

【生卒】:1009—1066

【介绍】:

北宋文学家

字明允,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列入“唐宋古文八大家”。苏洵少时不喜欢读书学习,二十七八岁时,始发愤读书,但科场失意,虽试不中。

后焚旧文稿数百篇,闭门读书、精研诸子百家之说,深究治乱成败之道,寻求圣贤名人立身处世之学。

然后下笔为文,顷刻千言,与前大不相同。在成都府尹张方平的鼓励下,苏洵带二子苏轼与苏辙,于嘉祐元年(1056)到汴京、将所撰之《权书》、《衡论》、《几余》共二十余篇,献给当时的文坛领袖翰林学士欧阳修。修读其文,深为赞赏,洵文名因而日盛。嘉祐五年(1060)被任命为秘书省校书郎,后又任霸州文安县(今河北文安县)主簿,奉诏与姚辟同修礼书。写成《太常因革礼》一百卷,不久病死。

追赠光禄寺丞。

着作除《太常因革礼》外,还有《溢法》三卷,皆不传。今传有文集《嘉祐集》十五卷。

《宋史》卷四四三有传。

苏洵的主要成就在散文方面,尤擅长于史策、策论一类政论文章。《权书》中的《六国》(即通常所称之《六国论》),在总结战国时期六国败亡原因的同时,对时政亦有所指斥,是一篇很有代表性的文章。其文纵横开合,雄俊奔放、辨事析理,挥洒自如,风格颇近《战国策》。

不因袭陈说,敢于发表自己的独到之见。他的散文,对后代有较大的影响。

在文学批评上,苏洵强调文章“四用”说,即“大凡文之用四:事以实之,词以章之,道以涌之,法以检之,此经史所兼而有之者也。”(《史论上》),并且认为“经不得史无以证其褒贬,史不得经无以酌其轻重”(同上),因为“经以道法胜,史以事词胜”,它们各有特点。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一般古文家视“经”为最高典范的儒家传统观念的束缚。因而,苏洵对于文章的写作,就比较注意词章的要求。在《上欧阳内翰第一书》中,不仅谈到了自己学习古文的过程和体会,而且对孟子韩愈、陆贽等人的文章风格作了精细的分析。对于文学的创作过程,他又从“兴会”的角度,以“风水相遭”以成文作生动形象的说明,对后来尤其是其子苏轼的文论,产生不小的影响。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