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了翁

书籍: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辞典 更新时间:2018-11-08 09:37:53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吉林文史出版社《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辞典》第102页(671字)

【生卒】:1178—1237

【介绍】:

字华文,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

官至端明殿学士。他是朱熹理学的推崇者,但与朱的主张又不尽相同,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又为天地之太极”的唯心主义主张,强调“心”的作用,与陆九渊的观点颇相近。他反对学老庄之学,认为圣贤只说“寡欲”而不说“无欲”。

着作有《鹤山全集》。《宋史》卷四三七有传。

在文学批评上,他主张学文合一,与朱熹的道文一贯说相贯通。

其《坐忘居士文集序》云:“古之学者,自孝弟谨信汛爱亲仁,先立乎其本,迨其有余力也,以事于学文。文云者,亦非若后世众取宠之文也;游于艺以博其趣,多识前言往行以蓄其德,本末兼该,内外交养,故言根于有德,而辞所以立诚,先儒所谓写其实而艺者书之,盖非有意于为文也。

”以学为前提,以“有德”为根本,始可为文。这样,他就把文看作是“表德”,亦即“传道”的工具,不是作为普通文章而“有意为之”。若不然,“稍涉文艺,则沾沾自喜,玩心于华藻,以为天下之美尽于是,而本之则无,终于小技而已矣。”(同上)但“辞虽末技,根于性,命于气,发于情,止于道,非无本者能之。”(《杨少逸不欺集序》)可见,他还并非笼统地反对文辞,只是不赞同“后世众取宠之文”,而对于能够“根于性,命于气,发于情,止于道”者的文章,还是推崇的。但他对一些作家作品的评价,如对陶渊明的评价,认为是“以物观物,而不牵于物”,“因闲观时,因静照物”的(《费元甫注〈陶靖节〉序》)观点,往往陷入唯心主义的解释。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