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经

书籍: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辞典 更新时间:2018-11-08 09:38:34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吉林文史出版社《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辞典》第106页(1039字)

【生卒】:1223—1275

【介绍】:

字伯常,泽州陵川人。

他是元好问老师郝天挺(非曲家郝天挺)之孙。金亡后,徙顺天。

家贫,日劳夜读,后为守帅张柔、贾辅所知,延为上宾。元世祖在潜邸,召问郝经安民之道,经条上数十事,颇得世祖赏识,遂留于王府。

后世祖即位,任为翰林侍读学士,充国使至宋,被留不屈。居十六年后复归。卒谥文忠。着有《陵川集》四十卷,留宋时着有《续后汉书》、《易春秋外传》、《太极演》、《原古录》、《通鉴书法》、《玉衡贞观》等书。

元史》卷一五七有传。

郝经工文,其文丰蔚豪荡,而诗多奇崛。

在文学批评上,郝经主文道合一说,认为“道非文不着,文非道不生。自有天地,即有斯文,所以为道之用,而经因之以立也。

”(《原古录序》)但文与道比较起来,他更重道或理,文的技法次之,认为“古之为文也,理明、义熟、辞以达志尔”,而三者中,“夫理,文之本也:法,文之末也。有理则有法矣,未有无理而有法者也。”(《答友人论文法书》),重“理”至于此,“有理则有法”亦有偏颇。但于文法,他主张以我为主,不拘于前人之定法而墨守成规,这还是对的。

他说:“文有大法无定法,观前人之法而自为之,而自立其法。……文固有法,不必志于法,法当立诸己,不当尼诸人。”(《答友人论文法书》)。主张文章要有实用价值,要有用于世,指出“事虚文而弃实用,弊亦久矣。……力炫而为之噪,援笔为辞,缀辞为书,籍籍纷纷,不过夫记诵辞章之末,卒无用于世,而谓之文人,果何文耶?”(《文弊解》)文欲求实用,就必须有充实的内容,人亦应“唯实是务”,他说:“三代之先,圣君贤臣,唯实是务。……天人之道,以实为用,有实则有文,未有文而无其实者也。

”(同上)。至于如何才能写好文章,他赞赏“养气”说,但与苏辙的“养气,说不同的是,他轻视作家的阅历而提倡“内游”,即靠神思之至,他批评苏辙对司迁的评价,认为“欲学迁之游,而求助于外者,曷亦内游乎?身不离于衽席之上,而游于六合之外,生乎千古之下,而游于千古之上,岂区区于足迹之余、观览之末者所能也?持心御气,明正精一,游于内而不滞于外,应于外而不逐于外。

……既游矣,既得矣,而后洗心斋戒,退藏于密,当视其可者,时时而出之。”(《内游》)。这里的“内游”与刘勰谈创作构思过程的“神思”不同,而是要以“内游”来代替作家的实际经历和生活,引导作家闭门思事、隐室造车,因而陷入唯心主义的泥潭,实不足取。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