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梦阳

书籍: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辞典 更新时间:2018-11-08 09:40:00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吉林文史出版社《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辞典》第119页(1148字)

【生卒】:1473—1530

【介绍】:

字天赐,又字献吉,自号空同子,庆阳(今属甘肃)人,后徙居河南扶沟。

弘治七年(1494)进士,官户部郎中。因劾宦官刘瑾下狱,瑾珠,复官江西提学付使,后又因事革职。居家二十年而卒。着有《空同集》六十六卷。《明史》卷二八六有传。

李梦阳为人刚直,以气节着称,曾遭到一些腐朽势力的排挤打击。弘治时(1488-1505)文受台阁体影响,文风萎弱。他为了反对台阁体,以复古自任,“倡言文必秦汉,诗必盛唐”(《明史·本传》),追随者甚多,形成了一个旗帜鲜明、影响广泛的文学运动,作为这个运动的骨干,除李梦阳,何景明之外,还有徐祯卿、边贡、康海、王九思、王廷相,文学史上称为前七子。

李梦阳的作品,文不如诗,《四库提要》评其诗说:“才力富健,实足以笼罩一时”。然而“句拟字摹,食古不化,亦往往有之。”评其文则说:“故作聱牙、以艰深文其浅易。”实际他的诗和文都无特出成就。

他作为前七子的领袖,并无专门的诗文论着。他的文学主张散见在一些书信和记序之中。他提倡文学秦、汉,古诗学汉、魏,近体法盛唐,宋代的诗、文则毫无足取。

他学古的内容重在格调。

他在《缶音集序》中说:“诗至唐,古调亡矣,然自有唐调可歌咏,高者犹足被管絃,宋人主理而不主调,于是唐调亦亡。”在《谮虬山人记》中提出“诗有七难”,其中以“格古”、“调逸”为首。由于专从格调形式上效法古人,遂导致谨守成法,模拟字句。他认为严守古法符合事物的自身规律,学古就要守法,守法是一切事物的必然要求。

他在《答周子书》中说:“文必有法式,然后中谐音度,如方圆之于规矩,古人用之,非自作之,实天地生之也。今人法式古人,非法式古人也,实物之自则也。”李梦阳所谓的古法,仅限于“前疎者后必密,半阔者半必细,一实者必一虚,叠景者意必二”(再与何氏书》。李梦阳为矫正台阁体的流弊,开创新的文风,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矫枉过正,导致形式模拟,因而招至后世非议。

李梦阳与何景明共倡复古,方向基本一致,但在具体方法、途径上又不完全相同,因此发生“李、何之争”。《明史·何景明传》说:“梦阳主摹仿,景明则主创造,各树坚垒不相下。”其实何景明只在复古的前提下稍有变通而已。李梦阳重在拟古袭古,何景明则要求在学古的基础上有所变新,前者更为保守,后者稍为灵活。李梦阳晚年也有所醒悟,《诗集自序》中谈到对民歌的看法,认为“真诗乃在民间”,承认自己的作品不真,“予之诗非真诗也,王子所谓文人学子韵言耳,出之情寡,而工之词多者也。”这与他早期所倡导的复古理论是矛盾的。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