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子龙

书籍: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辞典 更新时间:2018-11-08 09:42:34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吉林文史出版社《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辞典》第143页(1118字)

【生卒】:1608—1647

【介绍】:

字人中、卧子,号大樽,华亭(今上海淞江县)人。

崇祯十年(1637)进士,官兵科给事中。清兵破南京,在松江起兵,事败,又联合太湖兵抗清,事泄被捕,自杀殉国。

着有《陈忠裕公全集》、《安雅堂稿》。

明史》卷二七七有传。

陈子论文续振后七子余绪,也主张取法秦汉,认为舍秦汉而法宋人是“舍本而求末”,认为宋人之文“好新而法亡”,并称引李攀龙“惮于修辞,理胜相掩”之说,认为宋人“好易而失雅”。他还认为时代越古的文章越艰深,艺术性就越高:“文之高者必难,卑者必易;时代远者必难,近者必易。”因而还认为文学发展一代不如一代:“唐后于汉,故唐文不及汉;宋后于唐,故宋文不及唐。”这些观点都是在与艾南英作争论时提出的,比较保守。

但陈子龙作为一个热烈的爱国者与实际政治斗争的积极参加者,突破了拟古主义的樊篱,提出过一些好的主张,如认为歌创作的根本在于反映时代,批判现实,抒发作者爱国忧时的怀抱:“……而诗之本不在是,盖忧时托志者之所作也。苟必兴道备而褒刺义合,虽涂歌巷语,亦有取焉。”“夫作诗而不足以导扬盛美,刺讥当时,托物连类,而见其志,则是‘风’不必列十五国,而‘雅’不必分大小也,虽工,余不好也。”又强调创作必须与时代现实相接触;“文章之道,既以其才,又以其遇,不其然也。”并指出诗歌创作不单是为了自己抒写个人性情,更应注意发挥社会作用:“诗者,非仅以适己,将以施诸远也。《诗》三百虽愁喜之言不一,而大约必极于治乱盛衰之际。远则怨,怨则爱;近则颂,颂则规。

怨之与颂,其文异也;爱之与规,其情均也。

”对诗的“怨”、“颂”,他又特别强调诗歌的怨愤讽刺内容而反对阿谀粉饰之辞,指出诗经中颂诗也属于讽刺性质。他还申述司迁的“发愤着书”说,批判儒家正统的“忠厚”诗教:“至于寄之离人思妇,必有甚深之思而过情之怨甚于后世者,故曰:‘皆圣贤发奋之所为作也。

’”他赞颂杜甫诗歌的强烈鲜明的时代内容与直言无忌的批判精神:“有唐杜子美,当天宝之末,亲经乱离,其发为诗歌,序世变,刺当涂,悲愤峭激,深切着明,无所隐忌,读之使人慷慨奋迅而不能止。”他对庄周、屈原作品的浪漫主义精神与特征也有精辟认识,指出“二子所着之书,用心恢奇,逞辞荒诞,其宕逸变幻,亦有相类。”他还高度评价了民歌情真意切的特色:“盖古者民间之诗,多出于絍织井臼之余,劳苦怨慕之语,动于情之不容已耳。至其文辞,何其婉丽而隽永也。

”陈子龙的文论企图调合复古派与反复古派的矛盾而提出折衷的主张:“情以独至为真,文以范古为美。”他力图克服二者的弊病,但这种调和终难圆满。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