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精义

书籍: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辞典 更新时间:2018-11-08 09:55:21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吉林文史出版社《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辞典》第243页(845字)

宋李涂撰,一卷。

李涂(生卒年及居里不详),字耆卿(?),约宋高宗绍兴(1131-1162)前后在世,事迹亦无可考。所着《文章精义》世无传本,惟《永乐大典》存之,标为李耆卿撰,但不着时代,亦不详耆卿何许人。考《经籍志》有李涂《文章精义》二卷,书名及着者姓氏均与此书相合,疑耆卿或为李涂之字,但载籍无征,确否莫辨。是书有格致丛刊本、琳琅秘室丛书本、给字本及文学津梁本等。

此书论文,多本六经,不屑于声律章句,而对于工拙繁简、源流得失的分析,则清晰明辨,持论不拘门户之见,较为平实稳当。世传“韩(愈)文如海,苏(轼)文如潮”以及“春蚕作茧”一类说法,皆出于此书。

它论文以“气”为主,认为“《论语》气平,《孟子》气弱,《庄子》气乐,《楚辞》气悲,《史记》气勇,……”又说“文字顺易,道难”。为此它主张写文章要有广阔胸怀,从大处着眼,所谓“做大文字,须放胸襟如太虚始得”,这样,才能“廓然与太虚相似,一旦把笔为文,凡世之治乱、人之善恶、事之是非,某字当如何书,某句当如何下,某段当先某段当后,如妍丑之在鉴,如低昂之在衡,决不致颠倒错乱”。

反对作文先立意,倘若立的是“私意偏见”,就更不足取,其谓“今人作文,动辄先立主意,如经赋论策,不知私意偏见,不足以包尽天下之道理;及主意有所不通,则又勉强迁就,以求自伸,若是者,皆时文之陋习也,不可不戒。”在写作技巧上,主张行文通达自然,反对文理不通的“怪句”,指出“学文切不可学怪句,且先明白正大,务要十句百句只如一句,贯穿意脉,说得通处,尽管说去,说得反复竭尽处自然住。”这与苏轼的“行乎其所当行,止乎其所不得不止”的主张是一脉相承的。反对雕章琢句,片面追求文字的工巧,应“浑然天成”,认为“《选》唯陶渊明、唐文唯韩退之,自理趣中流出,故浑然天成,无斧凿痕。

余子炼句锻字,镂刻工巧而已。”其论虽多属作文之细则,有的也未必尽当,但对写作还是有启迪和参考价值的。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