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源

书籍: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辞典 更新时间:2018-11-08 09:55:57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吉林文史出版社《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辞典》第248页(813字)

词论专着,南宋张炎撰,二卷。

上卷专论音律及唱曲方法,下卷论词的作法和有关批评鉴赏问题。元初钱良祐作序,署年丁巳,即延裕四年(1317),是知该书完成于宋亡四十余年,是作者晚年之作。

《词源》论词,贬抑豪放派,推重婉约派,对周邦彦等人的作品,亦有不满之词,最赞赏姜夔词,并以姜词为标准,权衡各家,阐发作词要旨。首先强调协律,要求“词之作必须合律;”但又认为不能用音律限制文词,须文词先于音律。

如说:“若词人方始作词,必欲合律,恐无是理;……音律所当参究,词章先宜精思,俟语句妥溜,然后正之音谱,二者得兼,则可造极玄之域。”以词律音,较之以音律词,更有利于充分表达思想感情。其次提倡雅正,认为词的创作“皆出于雅正”,辛弃疾一派“作豪放词,非雅词也”;周邦彦词虽“浑厚和雅”,但“意趣不高远”,“失雅正之音”;唯有姜夔词“不惟清空,又且骚雅,读之使人神观飞越”“雅正”要求不“为情所役”,“屏去浮艳,乐而不淫”,因此既反对雄劲豪迈之作,又反对“软媚”、“靡曼”之词。再次要求清空,提出“词要清空,不要质实。清空则古雅峭拔;质实则凝涩晦昧”。清空则古朴自然,意趣高远;质实则浓艳晦涩,胶着板滞,这是姜夔与吴文英两家词风的根本区别。此外还提出作词要广泛学习前人经验,“取诸人之所长,去诸人之所短”;重意趣,反对堆砌辞藻典故;强调创新,“须自作不经人道语”等等。《词源》一书虽有偏重形式技巧的倾向,许多具体观点还是值得肯定的。

清郑文卓有《词源斠律》二卷,专为解释上卷而作,近人蔡桢有《词源疏证》二卷。一九八一年人民文学出版社把夏承焘《词源注》,与蔡嵩云(即蔡桢)的《乐府指迷笺释》合成一书出版。《词源注》选录下卷有关词的理论批评部分,上卷论音律及唱曲方法,下卷“音谱”、“拍眼”两条皆不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