蕙风词话

书籍: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辞典 更新时间:2018-11-08 10:02:01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吉林文史出版社《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辞典》第294页(584字)

清末民初况周颐着,分《蕙风词话》五卷,三二五则;《蕙风词话续编》二卷,一二六则。

一九六〇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将《蕙风词话》和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二书合订出版。

词话泛论历代词人,品评名篇名句,兼谈闻、考据,见解多有可取之处。

其中卷一偏重填词方法,在词学上尤有价值。提出:“作词有三要,曰重、拙、大。”他解释说:“重者,沉着之谓。在气格,不在字句。

”要求创作风格严肃、“沉着”,重在表现思想。所谓“拙”,即“拙不可及,融重于大于拙之中,郁勃久之,有不已者出乎其中而不自知,乃至不可解,其殆庶几乎?”偏于表现方法要自然,要“朴厚醇至”,不要造作。所谓“大”,即“必须有大气真力,斡运其间,非时流小惠之笔能胜任也。”着眼于境界笔力,要求“大气真力”,寄托深远。由此可知,作者提出的重、拙、大,主张“词贵有寄托。所贵者流露于不自知,触发于弗克自己”。

要求填词要寄托真情实感,反对那种“不安于浅而致饰”,“不恤颦眉、龋齿,楚楚作态”的矫揉雕琢的词风。

作者在前人基础上提出的“重、拙、大”之说,尤其在词的气格和意境方面,对常州派的理论有所发展。所以《蕙风词话》和陈廷焯的《白雨斋词话》同为常州派词学的终结,代表了常州派词学的最高成就。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