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派

书籍: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辞典 更新时间:2018-11-08 10:11:02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吉林文史出版社《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辞典》第351页(917字)

清代散文中影响最大的一个流派。

创始人是方苞,继之而起的有刘大櫆、姚鼐等人。方、刘、姚,人称“桐城三祖”,他们都是安徽桐城人,因而得名。桐城派鼓吹封建纲常和程、朱理学,以维护封建统治为己任。但是,他们对散文艺术特点、规律进行了探讨,在我国散文艺术理论发展上,有一定的贡献。

桐城派的文论,是在方苞提出的“义法”说基础上逐步发展提高而形成一个体系。“义法”一词,见于司迁的《十二诸侯年表序》:“(孔子)兴于鲁而次春秋,……约其文辞,去其烦重,以制义法。

”方苞还加以诠释,认为:义,即《易》之所谓言有物也;法,即《易》之所谓言有序也。义以为经,而法纬之,然后为成体之文。方苞还提出“雅洁”作为义法的标准。他认为只有清真雅洁,谨严朴素,“澄清之极,自然而发其精光”的文章才算是好文章。刘大櫆上承方苞,下启姚鼐,认为“义理、书卷、经济者,行文之实;若行文自另是一事。”就是说,文章的思想内容虽和艺术形式有密切关系,内容居于首位,但艺术本身却有相对独立意义。

因此,他论文着重在艺术体会,讲神气、音节、字句,于音节以求神气,于字句以求音节。姚鼐从三个方面发展了方苞的义法说:一是提出义理、考据、文章三者互相为用的说法;二是据义法的标准,提出选文和作文的规范,把属于思想内容范畴的“文之精也”的神、理、气、味和属于语言表现艺术范畴的“文之粗也”的格、律、声、色统一起来,主张学习古人从粗入手以求精为目的,善于变化创造;三是提出阴阳刚柔之说,阴阳刚柔相辅相成,对立统一,刚而无柔,柔而无刚,都不会有真正的艺术美。姚鼐死后,由于所谓姚门四弟子梅曾亮、管同、方东树、姚莹的提倡,桐城派的影响逐渐扩展,在文论上也提出一些新理论。

桐城派本来是在清朝康、雍、乾“盛世”,为封建统治服务的正宗文学流派。

到近代,曾国藩以湘乡派纂桐城派之统,把“经济致用”的口号从改良主义者那里夺过来,而注入不同的内容,用以代替桐城派理论体系中“义理”的位置。他这不过是适应当时封建统治需要而已。故后期的桐城派和早期桐城派已是不同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