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书籍: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辞典 更新时间:2018-11-08 10:13:28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吉林文史出版社《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辞典》第370页(1270字)

这是孔子对《经·关雎》的评论,反映了他的一条重要的文艺批评原则,即中和之美。

语出《论语·八佾》:“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集解》引孔安国注说:“乐不至淫,哀不至伤,言其和也。”朱熹《诗集传序》说:“淫者,乐之过而失其正者也;伤者,哀之过而害于和者也。”孔安国、朱熹的解释附合孔子的原意。

孔子认为,《关雎》是一首写男女情爱的诗,写哀伤则寤寐反侧,写欢乐则琴瑟钟鼓,极尽哀乐之种种情状,而又符合儒家的礼义道德,没有涉于淫荡、伤害和正之弊。这不单是对一首诗的评价,也反映了孔子的一个重要文艺思想,即在艺术理论上他主张中和之美。

孔子对《诗经》的总评价是:“《诗三百》,一言一蔽之,曰思无邪。”(《论语,为政》)“思无邪”有不同的理解,实际上就是“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在孔子看来,《诗经》、的思想内容,写男女爱情的诗不涉于淫荡,揭露统治阶级罪行的怨刺诗也不直切激烈,至于那些歌颂统治者文治武功、反映剥削阶级意识的诗作,就更是“无邪”之作了。这和《礼记·经解》中记载的孔子说的“温柔敦厚”的“诗教”思想是完全一致的。

孔子评价《诗经》的思想内容标举“无邪”、“中和之美”的批评原则,实际上是不可能完全切合《诗经》的真实面貌的。《诗经》的思想内容十分复杂,即有劳动人民的作品,反映被剥削被压迫阶级的生活和利益,又有统治者的作品,为统治阶级歌功颂德;既有描写男女爱情的诗篇,也有揭露、讽刺统治者罪行的诗篇。

在思想内容上这样不一致,甚至对立的作品,怎么能用一句“思无邪”,用一句“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来概括评价呢?其实,许多写爱情的诗,就不是“乐而不淫”,那些怨刺作品如《硕》、《伐檀》等,本来是对不合理现实的深刻、尖锐地揭露。因此,中和之美的批评原则,其阶级局限是很明显的。

中和之美的文艺批评原则是孔子哲学上的“中庸之道”、政治上的保守观点在文艺上的反映。孔子站在剥削阶级立场上鼓吹文艺要事父事君,为统治者服务。

他承认诗歌有兴观群怨的作用,又要掩盖诗歌中反映阶级压迫的事实。他承认爱情诗的价值,又高喊不能涉于淫荡。

总之,孔子要把文艺纳入他规定的道德标准,于是便倡导诗教,提出中和之美的批评鉴赏原则,使文艺为维护统治阶级利益服务。

“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中和之美的批评原则,也有合理的因素,它承认文学要反映人们的哀乐,承认文艺对社会的作用,以及对统治者的批评。

这种美学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毛诗序》对《诗经》的大部分篇章进行穿凿附会,改变了诗篇的本来面貌,这种歪曲显然是“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思想的进一步发展。

中和之美的批评原则,要求去泰去甚,防止过与不及。刘勰主张“酌奇而不失其真,玩华而不坠其实”(《文心雕·辨骚》),这种辨证思想和中和美的原则也有渊源关系。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