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乐无乐

书籍: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辞典 更新时间:2018-11-08 10:14:18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吉林文史出版社《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辞典》第379页(1294字)

这是庄周的哲学命题。

语出《庄子·至乐》:“今俗之所为,与其所乐,吾又未知乐之果乐邪,果不乐邪?吾观夫俗之所乐,举群趣者,然如将不得已。而皆曰乐者,吾未之乐也,亦未之不乐也。果乐无有哉?吾以无为诚乐矣,又俗之所大苦也。故曰:‘至乐无乐,至誉无誉。

’天下是非果未可定也。”庄周这里说的“乐”,不是指音乐,而是指快乐和幸福。但它直接反映了庄周的文艺美学思想。

庄周哲学思想核心的“道”和老子一样,他讲的“道”也是宇宙万物的本体,是一种精神的东西,是万物发展变化的根源。

世间有形的物是从无形的精神“道”产生的。道无所不在,也在人的主观意识中。庄周认为人清静无为、无知无欲,就能进入“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齐物论》)的主观精神与“道”合一的境界。他反对人去改变自然(天),否定人对自然的能动作用,否定人的认识作用,“至乐无乐”就是这一哲学思想的反映。

庄周认为世俗人“所乐者,身安、厚味、美服、好色、音声,……所苦者,身不得安逸,口不得厚味,形不得美服,目不得好色,耳不得音声。”庄周认为,世俗之所乐不是真乐,真正的快乐,即“至乐”,就是“无为”:“吾以无为为诚乐矣。”什么是“无为”?就是听任自然,恬淡寂寞,无所追求,随遇而安,与物俱化。这样就无往而不乐。

庄周从这一哲学命题出发,引伸出他的文艺美学思想。“道”的特点是“全”、“大”,它无所不包,无所不在。

任何具体事物,对道来说,只是一个具体表现形式;“道”包括了一切的客观真理,人的具体认识是它的一部分,总是“偏”而不“全”的。为了获得全的“道”,就要排斥一切“偏”而不“全”的认识。

在艺术上,人为创作的艺术总是不全的,它只能是“偏美”,“残美”,而不能体现“道”的全貌,道的本身,这是庄子一个基本的美学思想。

譬如音乐,庄周区分为道的音乐和“钟鼓之音”的音乐。道的音乐人是听不到的。道就是自然,就是无。

能够顺应自然,“与天和”,也就通乎道了。这时就可以达到“天乐”。“至乐”就是“天乐”,就是自然之音。就是他所说的“天籁”,不依赖任何外力而自发产生的自然界众窍“自鸣”的声音之美。

这是庄周主张的最高的音乐境界。而人为的“钟鼓之音”的音乐“不足以得彼之情”,是“乐之末”(《天道篇》)。

由此,它对现实的艺术,儒家提倡的礼乐,加以否定,排斥,认为五声六律都是毫无意义的,《胠箧篇》:“多乎聪者,乱五声,淫六律,金石丝竹黄钟大吕之声。非乎?而师旷是已。”他认为有名的音乐家师旷的“明”、“聪”和“道”相比都是有限的,是人为的,有害于五声。

庄周的崇尚自然、反对人为艺术的“至乐无乐”的美学思想,尽管在当时是针对统治阶级讲的,不能说没有意义,但它毕竟是消极的,虚无的,对文化艺术的发展不利。当然,提倡天然的、无人工雕琢的艺术,对于后世的文学创作和文艺理论中重视自然美、本色美也有一定的积极的影响。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