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远贱近

书籍: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辞典 更新时间:2018-11-08 10:17:33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吉林文史出版社《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辞典》第408页(517字)

这是曹丕关于文学批评的一个理论观点。

语出《典论·论文》:“常人贵远贱近,向声背实,又患闇于自见,谓己为贤。”这里的“贵远贱近”,指当时的文学批评中存在的一种错误态度,人们通常崇尚古代的作家作品,认为只要是过去时代的文学就是珍贵的,而看不起当时人的作品,认为今不如古,近不如远。曹丕认为这种尊古卑今,贵远贱近的批评态度是错误的。

他要求批评者能够“审己度人”,从实际出发,才能公允客观地评价作家作品。显然,这是正确的批评态度。但这并不是曹丕的创见。

早在西汉末年,桓谭在称赞扬雄《太玄经》时就说过:“世咸尊古卑今,贵所闻贱所见也,故轻易之。”(《全后汉文》卷十五桓谭《新论·闵友》)东汉王充也说:“述事者高古而下今……信久远之伪,忽近今之实。”(《论衡·须颂》)“夫俗好珍古不贵今,谓今之文不如古书。夫古今一也,才有高下,言有事非,不论善恶而徒贵古,是谓古人贤今人也。”(同上《案书》)显然汉人对于贵远贱近、尊古卑今错误观点的批评已经较多,并且十分精辟。曹丕继承前人的这一理论思想,虽然没有作更多地阐发,但他是从文学批评角度提出来的,针对当时文坛流弊,因此,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是有积极意义的。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