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病说

书籍: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辞典 更新时间:2018-11-08 10:19:04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吉林文史出版社《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辞典》第428页(1820字)

南朝齐梁时代王融、谢朓、沈约等人创立的关于歌创作的声律理论。

他们主张诗歌创作,文字的运用要分别平、上、去、入四声,避免平头、上尾、蜂腰、鹤膝等声韵不谐和的病犯。这种具体主张,称声病说。

又因王融、沈约等皆为永明时作家,故又称永明声病说。

中国古典诗歌,可以追溯到古老的民间歌谣,以及春秋时的《诗三百》,都有明显的节奏韵律。

后来由于辞赋的发展,五言诗的兴起,诗歌创作上语言的运用,字音的高低轻重、抑扬顿挫,就越来越讲究,它作为诗歌艺术形式的一个重要方面,逐渐被更多的诗人、理论家所重视与注意。《文赋》说:“暨音声之迭代,若五色之相宣”,这是我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上第一次对诗歌的音韵声律美作出的理论概括。

南朝沈约、周颙、王融等人总结前人在理论上的贡献,总结诗歌创作的经验,接受音韵学的研究成果,于是创立四声调名:即用平、上、去、入四字标四声。并把它运用到诗文创作中。

沈约还进一步把在诗歌创作上运用四声出现的弊病加以总结,提出使音韵不和谐的病犯,称作平头、上尾、蜂腰、鹤膝。《南史·陆厥传》说:“永明末盛为文章,吴兴沈约、陈邵谢朓琅玡王融,以气类相推毂。汝南周霸,善识声韵。约等文皆用宫商,将平、上、去、入四声,以此制韵,有平头、上尾、蜂腰、鹤膝。

五字之中,音韵悉异;两句之内,角徵不同。关于病犯,李延寿的《南史》只提到平头、上尾、蜂腰、鹤膝四种,实际上,后来人们说的声病说,还包括大韵、小韵、旁钮、正钮,共八种,人称八病。

钟嵘的《诗品序》也只提到蜂腰、鹤膝,而没有提其它几种。到了唐代才出现八病之说:“四声八病,刚柔清浊”(王通《中说·天地篇》)“八病爰起,沈隐侯永作拘囚”(卢照邻《南阳公集序》),“沈休文酷裁八病,碎用四声”(僧皎然《诗式·明四声》),又封演《封氏闻见记·声韵》:“永明中,沈约文辞精拔,盛解音律,遂撰《四声谱》,文章八病,有平头、上尾、蜂腰、鹤膝。

”稍后,日本僧遍照金刚《文镜秘府论》西卷《论病》有“曹王入室摛藻之前,游、夏升堂学文之后,四纽未显,八病无闻”的话,《文二十八种病》又说:“一曰平头,二曰上尾,三曰蜂腰,四曰鹤膝,五曰大韵,六曰小韵,七曰旁钮,八曰正钮。”八病说究竟是谁的创造,向无定论。

宋代有人认为是沈约所创。清纪昀《沈氏四声考》(卷下):“按齐梁诸史,休文但言四声五音,不言八病,言八病自唐人始。所列名目,唯《诗品》载蜂腰、鹤膝二名,《南史》载平头,上尾、蜂腰、鹤膝四名,其大韵、小韵、正钮、旁钮之说,王伯厚据李淑《诗苑类格》,不知淑又何本,似乎辗转附益者。”(《畿辅丛书》本)这是结论性的意见。

对八病具体涵义的解释,极不一致。影响较大、解释较详细者,是遍照金刚的《文镜秘府论》:平头指五言诗第一字、第二字不得于第六字、第七字同声(同平、上、去、入)。

上尾指第五字不得与第十字同声(连韵者可不论)。蜂腰指五言诗第二字不得与第五字同声,言两头粗,中央细,有似蜂腰。鹤膝指第五字不得与第十五字同声,言两头细,中央粗,有似鹤膝。(近人有的从宋蔡宽夫说,以为五字中首尾皆浊音而中一字清者为蜂腰,首尾皆清音而中一字浊者为鹤膝。

)大韵指五言诗如以“新”为韵,上九字中不得更安“人”、“津”、“邻”、“身”、“阵”等字(即与韵相犯)。小韵指除韵以外而有迭相犯者(即九字之间互犯)。

旁纽一名大纽,即五字句中有“月”字,不得更安“”、“元”、“阮”、“愿”等与“月”字同声纽之字。正纽一名小纽,即以“壬”、“衽”、“任”、“人”为一纽,五言一句中已有“壬”宁,不得更安“衽”、“任”、“人”字,致犯四声相纽之病。唐宋以后诗论家对八病的解释,多承传《文镜秘府论》的说法,牵强附会颇多。

声病说的提出,推进了律诗形成的进程,对于诗歌艺术效果的提高产生过积极的影响,正如清人姚鼐的《今体诗钞·序目》所说:“声病之学,肇自齐梁,以是相沿,遂成律体。”但是,由于八病说的内容过于烦琐严格,反而束缚了诗歌创作,而且在客观上也容易助长形式主义文风的发展。所以,在当时就曾受到过陆厥、钟嵘的批评。

钟嵘说:“于是士流景慕,务为精密,襞积细微,专相陵架,故使文多拘忌,伤其真美。”宋严羽《沧浪诗话·诗体》也说:“作诗正不必拘此,弊法不足据也。”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