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为形似

书籍: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辞典 更新时间:2018-11-08 10:19:22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吉林文史出版社《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辞典》第424页(1118字)

指文学创作中善于真实地描写事物的形貌。

语出《宋书·谢灵运传论》:“自汉至魏,四百余年,辞人才子,文体三变。相如巧为形似之言,班固长于情理之说,子建、仲宣以气质为体,并标能擅美,独映当时,是以一世之士,各相慕习。”沈约从对汉至魏四百余年赋创作“文体三变”的比较中,指出汉代大赋家司相如赋作的风格特色是“巧为形似之言”。文学创作上的“形似”,指对事物外部形貌的刻划描写。

巧为,指善于运用各种表现方法和艺术技巧。司马相如(公元前179年-前117年)系西汉着名辞赋家,代表作有《子虚赋》、《上林赋》等。

他的赋具体地描写山水草木、城郭宫室,铺陈事件人物,并且巧妙地运用了夸张、想象、修饰、比兴等各种艺术方法和修辞技巧,辞藻华丽,语汇丰富。所以,沈约说他“巧为形似之言”。

在六朝,不仅沈约,有许多人都注意到了文学创作上的“形似”问题。钟嵘评张协诗“体华净,少病累。又巧构形似之言。”评谢灵运谓“其源出于陈思,杂有景阳之体。故尚巧似,而逸荡过之。”评鲍照“善制形状写物之词。”(以上引文皆见《诗品》)《颜氏家训·文章第九》评何逊“诗实为清巧,多形似之言。”

沈约说的形似,就是文学的形象性问题。刘勰在《文心雕》中有较为清楚的阐述:“自近代以来,文贵形似,窥情风景之上,钻貌草木之中。吟咏所发,志惟深远;体物为妙,功在密附。

故巧言切状,如印之印泥;不加雕削,而曲写毫芥。故能瞻言而见貌,即字而知时也。

”(《物色》篇)“巧言切状”、“曲写毫芥”就是运用各种艺术手段有效地描写具体事物的状貌,塑造鲜明的艺术形象,反映客观现实。这就是沈约说的“巧为形似之言”的实质。

文学是用形象反映客观事物、抒情言志的,即使是最原始的诗歌也不例外。但在理论上认识文学的这一特点却是较晚的。

直到晋代的陆机才在《文赋》中第一次提出“离方遁圆,期穷形而尽相”的文学创作的形象化问题。到了六朝,沈约等人在此基础上又作了进一步的阐发,提出了“形似”问题,这是文学创作的繁荣发展在理论上的反映,所以刘勰才说:“自近代以来,文贵形似”。

文学的艺术形象问题,不仅要“形似”,而且要“神似”,要以形写神,后者更为重要。实际上,对于这一点六朝人是有所认识的,刘勰讲的“瞻言而见貌,即字而知时”就透露了这个意思。

但是,在六朝,理论家们尚未提出“神似”来,这是沈约等人的局限。唐以后,文学的以形写神的形象化的理论,在文学批评史上有了长足发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