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感

书籍: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辞典 更新时间:2018-11-08 10:19:21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吉林文史出版社《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辞典》第423页(1306字)

指艺术创作中的灵感现象。

当构思活动发展到高潮时艺术家呈现出高度的兴奋状态,产生了强烈的创作欲望,通常把这个构思阶段叫做灵感。在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上最早提出这个问题的,是陆机的《文赋》:“若夫应感之会,通塞之纪,来不可遏,去不可止,藏若景灭,行犹响起。方天机之骏利,夫何纷而不理?思风发于胸臆,言泉流于唇齿。纷葳蕤以馺,唯毫素之所拟。

文徽徽以溢目,音泠泠而盈耳。及其六情底滞,志往神留,兀若枯木,豁若涸流。揽营魂以探赜,顿精爽而自求。理翳翳而愈伏,思轧轧其若抽。是故或竭情而多悔,或率意而寡尤。虽兹物之在我,非余力之所勠。

故时抚空怀而自惋,吾未识夫开塞之所由也。”

陆机对灵感(应感之会)涌现时思路通畅、下笔琳琅的情状和灵感滞涩、落笔艰难的情状作了鲜明的对比。

当艺术家灵感到来之时,创作冲动极为强烈,思如风发,言若泉涌,想象极为丰富,无数生动的形象纷纭而至,下笔千言,一挥而就。可是,当六情钝滞,创作冲动消失之时,文思阻塞,感情难出,“兀若枯木,豁若涸流”,尽管极力追求,冥思苦想,“览营魂以探赜,顿精爽而自求。”结果还是文思不来,无法落笔。“理翳翳而愈伏,思轧轧其若抽。”陆机认为,艺术创作只有灵感涌现时才能写出佳作;反之,灵感闭塞之时,即使勉强去写,也难免事倍功半。这种认识是符合文学创作的实际情况的。

但是,陆机对于灵感的通塞,来去无踪,出没无常,还感到困惑不解,说自己还无法把握它,这说明他还不能对艺术创作中的灵感现象作出科学地解释,他还没有认识到灵感的开塞与作家生活实践的密切关系,与作家长期的创作实践的关系,这是陆机的局限。

陆机关于创作中灵感现象的认识,一方面是他对文学创作经验的总结,同时,也深受先秦以来“心物感应”论的影响。《礼记·乐记》:“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又《淮南子·俶其训》:“且人之情,耳目应感动,心志知忧乐。”可见,陆机的“应感之会”是“心物感应”说在文学理论上的运用和发展。

陆机之后,在六朝许多人探讨文学理论、评价作家作品涉及到灵感问题。

沈约在论述如何才能使歌声律协调、构成抑扬顿挫的音乐美时,首先归之于灵感通塞:“天机启则律自调,六情滞则音律顿舛。”(《答陆厥书》)萧子显在《南齐书·文学传论》中说:“若夫委自天机,参之史传,应思悱来,易生构聚。”强调了文学创作有灵感冲动方可动笔,不可勉强写作。刘勰在《文心雕》中不仅一般地论述了灵感现象问题,而且注意到了灵感的培养:“是以秉心养术,无务苦虑,含章司契,不必劳情。”(《神思》)《养气》篇还说灵感的出现是人的神气旺盛,精力充沛的结果。六朝之后,也有不少作家、理论家谈到灵感。

汤显祖说:“自然灵气恍惚而来,不思而至,怪怪奇奇,莫可名状,非夫寻常得以合之。”(《玉名堂文集》五《合奇序》)这些人的观点和理论,都是对陆机应感说的继承和发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