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道

书籍: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辞典 更新时间:2018-11-08 10:19:24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吉林文史出版社《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辞典》第430页(1948字)

《文心雕》篇名,全篇宗旨论述文与道的关系。

淮南子·原道训》高诱注云:“原,本也。本道根真,包裹天地,以历万物,故曰原道。

”刘勰在《序志》篇交待全书的体系时指出:“盖文心之作也,本乎道”。《原道》篇的内容是论证一切文皆本于道,推究文学的根源在于道。故清人纪昀曰:“文以载道,明其当然;文原于道,明其本然。”(范文澜《文心雕龙注》引)《原道》篇讲的“文”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指宇宙万物的表现形式,包括天文、地文、人文等。狭义的“文”,指表现人的心灵的语言文学,包括文字、文学和学术着作等。《原道》篇的道,主要是自然之道,指宇宙间万事万物的自身规律、法则。刘勰认为世界一切文都是“道之文”。“日月迭璧,以垂丽天之象”,这是“天文”;“山川焕绮,以铺理地之形”,这是“地文”;“龙凤以藻绘呈瑞,豹以炳蔚凝姿”,“云霞雕色”“草木贲华”,这是万物之文。人“为五行之秀,实天地之心,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这是“人文”。

刘勰认为,天文、地文,万物之文,人文,都是合乎“自然之道”的。“无识之物”如龙凤、虎豹、云霞、草木等“郁然有彩”,是合乎自然的反映,是“道之文”;“有心之器”如圣人的经典着作,也是圣人们领会自然之道的精神创造出来的。“夫岂外饰,盖自然耳。”一切文都不是人为的、外加的,而是事物内在自身规律的体现。

黄侃《文心雕龙札记》指出:“寻绎其旨,甚为平易。盖人有思心,即有言语,既有言语,即有文章,言语以表思心,文章以代言语,惟圣人为能尽文之妙,所谓道者,如此而已。

”范文澜《文心雕龙注》:“按彦和于篇中屡言‘心生而言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夫岂外饰,盖自然耳’;‘故知道沿圣以垂文,圣因文而明道’,综此以观,所谓道者,即自然之道。”黄侃、范文澜都指出《原道》篇之道主要是自然之道。

《原道》篇首先论证天地万物有文,阐明文与道的一般关系,接着通过对人文的起源、发展的叙述,进而阐明自然之道与圣人的关系,指出道、圣、文三者之间的关系是“道沿圣以垂文,圣因文而明道”。刘勰认为作为宇宙万物本身规律的“道”,通过“圣文”而得到了明白的表述,圣人最能领会“自然之道”,他们“原道心”“研神理”而写作。

所以,圣人的文章是明道的,圣人的立身行事就成了世人的楷模。刘勰推究文之本原,引出了圣人和圣文,提出了“征圣”、“宗经”的思想,由此确立了《文心雕龙》对文学艺术的基本观点。

《原道》篇标举自然之道,又提出圣人的文章是阐明自然之道,这就把自然之道与儒家之道联系起来了。所以,范文澜《文心雕龙注》说“自然之道”“亦即《宗经》篇所谓‘恒久之至道’”。自然之道与儒家之道虽然有联系,但二者涵义还是不同的。儒家之道,即《宗经》篇说的“经也者,恒久之至道”,是指儒家的伦理政治观点。

这说明《文心雕龙》中所讲的“道”的概念,因为具体语言环境的不同,其涵义也不尽相同。

刘勰推重“自然之道”,“标自然以为宗”,倡导“圣因文而明道”,这是要求文学创作学习经典着作的“衔华而佩实”(《征圣》),就是要求文学作品既有充实的思想内容,又有华巧的艺术形式。刘勰企图以此纠正齐梁文坛偏重形式,忽视内容的弊端。刘勰推重“自然之道”,“标自然以为宗”,也是在倡导创作要本于自然,反对过分雕饰。“感物吟志,莫非自然”(《文心雕龙·明》),文学作品状物抒情,都是顺乎自然的。

刘勰反对无病呻吟,刘勰说文学创作是“因情立体,即体成势”,有如“机发矢直,涧曲湍回,自然之趣也。”(《定势》)可见,“原道”是贯穿《文心雕龙》全书的基本文学观点。

《原道》篇讲的“自然之道”,其历史渊源可追溯到老庄、荀子以及《易传》。

老子》第二十五章:“道法自然”;《庄子》;“天不得高,地不得广,日月不得不行,万物不得不昌,此其道与?”(《知北游》);《荀子·解蔽》:“夫道者,体常而尽变,一隅不足以举之。”《易传·系辞》:“一阴一阳谓之道。”以上诸家之“道”,都指客观事物自身的规律、法则,具有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和刘勰《原道》讲的自然之道,其含义是相通的。可见刘勰的自然之道既有老庄的影响,也有儒家思想的影响。

它是前人思想的进一步发展和运用。

学术界对《原道》篇的内容特别是对“道”的含义的理解,很不一致。就道的本质讲,有人认为是唯物的,有人认为是唯心的,有人则主张是心物二元论,等等。尽管众说纷纭,但都认为“原道”是刘勰的重要文学观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