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物斯感

书籍: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辞典 更新时间:2018-11-08 10:20:00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吉林文史出版社《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辞典》第437页(1217字)

指人的主观情感与客观外在事物之间的关系,刘勰认为人的思想感情是客观事物感召的结果。

语出《文心雕·明》篇:“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刘勰说的“物”,包括两个方面,一指自然景物,一指社会时代生活。自然景物和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激发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于是,便有了文学作品。刘勰说的物与情的关系,实质上阐述了文学与现实关系。

《物色》篇说:“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岁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迁,辞以情发。一叶且或迎意,虫声有足引心;况清风与明月同夜,白日与春林共朝哉!”《诠赋》篇说:“原夫登高之旨,盖覩物兴情。

情以物兴,故义必明雅;物以情观,故辞必巧丽。”这里说明“睹物兴情”即人的思想感情产生的原因是物的感召。其次刘勰还进一步说明自然界不同景物,或者景物的不同变化,会引起人们不同的情感,即“情以物迁”。第三,刘勰还说明了“辞以情发”即“为情而造文”(《文心雕龙·情采》),由于感情的激动,便产生了创作冲动,有了文学作品。

《时序》篇说:“歌谣文理,与世推移,风动于上,而波震于下者。”“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刘勰认为文学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变化,文学创作的兴衰和客观社会时代的发展变化密切相关。文学反映着各个时代社会的特点,“志深而笔长,概梗而多气”的建安文风,其社会根源是“世积乱离,风衰俗怨。”“幽历昏而《板》《荡》怒;平王微而《忝离》哀。”刘勰把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风格特点,与社会的政治兴衰联系起来,这是他的进步文学史观。

人的情感来源于物色的感召,这一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在《礼记·乐记》中就已经提出:“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

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并且提出了诗、音乐与政治的关系:“是故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声音之道与政通矣。”《毛诗序》对这一观点又作了发挥。

晋代的陆机在《文赋》中讲得更清楚了:“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刘勰关于物与情,文学与现实关系的论述,正是对古代文论中这一观点的继承和发挥。

刘勰之后,关于物与情的关系,关于文学与现实关系的理论有了更大的发展。钟嵘《诗品序》说:“嘉会寄诗以亲,离群托诗以怨。至于楚臣去境,汉妾辞宫。

或骨横朔野,魂逐飞蓬。

或负戈外戍,杀气雄边。……凡斯种种,感荡心灵,非陈诗何以展其义?非长歌何以骋其情?”白居易则说“文章合为时而着,歌诗合为事而作。

”(《与元九书》)这些关于情与物,关于文学与现实关系的理论主张,比起刘勰来,突出了社会现实中的矛盾斗争对文学的深刻影响,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