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笔说

书籍: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辞典 更新时间:2018-11-08 10:23:28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吉林文史出版社《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辞典》第467页(1291字)

六朝时期人们对文体的辨析、分类。

汉时,凡具有文学性质的作品,一般通称“文章”或“文”。后虽有“文笔”一词,但仍为文章之别称。随着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研究的发展,对各种文体的差别的探讨,日趋精细。

南朝宋颜延之最早将“文笔”析之为二。

之后,文论家们开始把文体划分为“文”、“笔”两大类。但具体划分的依据,各不相同。

南朝梁刘勰从文章的形式上划分“文”、“笔”。《文心雕·总术》说:“今之常言,有文有笔,以为无韵者笔也,有韵者文也。”当时还有“文”、“笔”、“言”的三分法。“文”指韵文,“笔”指无韵之文,“文”和“笔”都是有文采的。“言”是没有文采的,除《经》外,其他经书都是“言”。刘勰不同意这种看法,指出《易》中有《文言》,证明经书有文采,不是“言”,又认为经书已经脱离口头语而成为书面语了,即或无文采,也应该属于“笔”。

“文”、“笔”包括经、史、文、诗赋、文章。这种观点认为“文”、“笔”的划分,就是从形式上看它是否韵文。

有韵的作品就是“文”,无韵的作品就是“笔”。

稍后于刘勰的萧绎,从文章的性质上划分“文”、“笔”。

金楼子·立言》说:“古人之学者有二,今人之学者有四。……至如不便为诗如阎纂,善为奏章如伯松,若此之流,汛谓之笔。吟咏风谣,流连哀思者,谓之文。……笔退则非谓成篇,进则不云取义,神其巧惠,笔端而已。

至如文者,惟须绮縠纷披,宫徵靡曼,唇吻遒会,情灵摇荡。

而古之文笔,今之文笔,其源又异。”这里说的“古之学者有二,”是指汉人“文学”(学术)与“文章”之分。所说“今之学者有四”,是指从“文学”(学术)中分出“儒”与“学”,从“文章”中分出“文”与“笔”。

他的“文笔说”已不是从形式上的有韵、无韵来区分,而是从作品的性质上找他们的差异。这无疑是对文学特征有了进一步的理解。萧绎认为“吟咏风谣,流连哀思”、“情灵摇荡”的抒情文学叫做“文”,讲究辞采(“绮縠纷披”)和音乐美(“宫徵靡曼”)的才是“文”;“善为奏章”、“善辑疏略”的论事说理实用之文,叫做“笔”。这里说的“笔”虽不象“文”那样具有辞采和声律的美,但也要“神其巧惠(慧)”,也要讲究艺术性,和“儒”、“学”仍有本质上的区别。“文”与“笔”同是属于文学的范畴。这种对文学性质的深入认识,在文学理论史上是有极为重大意义的。

对于“文”、“笔”的辨识后人仍聚讼纷纭,但基本上仍为前两种看法的继续。清人梁光钊继承后一种观点,并追溯“文”、“笔”写作之源。

他在《文笔考》中说:“沈思翰藻之谓文,纪事直达之谓笔。其说起于六朝,流衍于唐,而实则本于古。孔子赞《易》有《文言》。其为言也,比偶而有韵,错杂而成章,灿然有文,故文之。

孔子作《春秋》,笔则笔。其为书也,以纪事为褒贬,振笔直书,故笔之。文笔之分,当自此始。”清人阮元继承前一种观点,主张以用韵对偶者为“文”,无韵散行者为“笔”。提倡骈俪文,对桐城派“古文”有所不满。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