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有七德

书籍: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辞典 更新时间:2018-11-08 10:29:53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吉林文史出版社《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辞典》第496页(644字)

又称七得,是唐僧皎然提出的对诗歌的七方面要求。

语出《诗式》:“诗有七德,一、识理,二、高古,三、典丽,四、风流,五、精神,六、质干,七、体裁。”他认为这七个方面是一切好诗所必须具备的。第一,识理。不仅指事理、文理,还包括佛理。

不仅因为皎然本是诗僧,有“禅者之意”,而且《诗式》的写作还曾请“精于佛理”的李洪“点而窜之”。第二、高古。

这是皎然最为崇尚的风格。他的《诗式》讲“辩体有一十九字”,为首的就是高逸二字,高逸即高古。

与高古相反的是“虚诞”,在“诗有六逆”一节中,皎然指责“以虚诞为高古”,“虚诞”是诗的一逆。第三、典丽。皎然在重意境的前提下讲求词采。他说:“虽欲废言尚意,而典丽不得遗”(《诗有二废》)。

他还说:“无盐缺容而有德,曷若文王太姒有容而有德乎?”可见皎然是很重视形式美的。不过他要求“至丽而自然”,与着意于雕绘是不同的。第四、风流。他论诗强调自然,南朝诗人中,他首推谢灵运说:“真于情性,尚于作用,不顾词彩,而风流自然。”第五、精神。指创作需要灵感的推动。

他说:“有时意静神王,佳句纵横,若不可遏,宛如神助。不然,盖由先积精思,因神王而得乎?”又在“文章宗旨”一节说谢灵运“早岁能文,性颖神沏,及通内典,心地更精,故所作诗,发皆造极,得非空王之道助邪?”空王、神王都是指佛,皎然认为诗要靠神助。

第七、体裁。

善于辨别体式、格调。

诗有七德,言词简约,精意含而未申,但大体上都是创作与鉴赏的经验之谈,对后世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