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外之致

书籍: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辞典 更新时间:2018-11-08 10:29:54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吉林文史出版社《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辞典》第501页(1309字)

歌创作中言与意的关系。

语出司空图《与李生论诗书》:“近而不浮,远而不尽,然后可以言韵外之致耳。”“韵”即诗的语言,“致”即意态、情趣。所谓“韵外之致”,大致等于“言外之意”。司空图要求诗歌作品的含义应当深远,要超出它的语言描写本身。

“近而不浮”指诗的形象鲜明,如在目前,而不浮浅;“远而不尽”指诗意含蓄,意境深远,不尽于句中。诗歌作品的言与意浑然一体,便可产生“韵外之致”。

司空图提出的“韵外之致”和他的“辨于味,而后可以言诗”的理论主张,其精神是一致的。《与李生论诗书》云:“江岭之南,凡足资于适口者,若醢,非不酸也,止于酸而已;若醝,非不咸也,止于咸而已。华之人以充饥而遽辍者,知其咸酸之外,醇美者有所乏耳。……倘复以全美为工,即知味外之旨矣。”司空图要求诗歌之味,不能像盐和醋,只有咸和酸,他强调诗味“在咸酸之外”,就是要求诗歌创作在字句之外包含着深远的情趣,使人获得深刻的思想和不尽的意蕴。这样的诗才是“近而不浮,远而不尽”,才能具有“韵外之致”的极高的诗的意境。

“韵外之致”与司空图提倡的“象外之象”的理论主张也有密切联系。司空图说的“象外之象”指的是诗歌艺术的形象’特色,好的诗,能使读者产生联想和想象,并在读者头脑中重新创造出艺术形象和意境,这就是“象外之象”。司空图认为“韵外之致”不能脱离“象外之象”,诗歌具备了“象外之象”的艺术特征,就能使读者获得“韵外之致”的艺术感受。

所以,司空图在《二十四诗品》中说:“超以象外,得其环中。”(《雄浑》)一首好诗,能使读者从诗中的具体形象之外,领悟出丰富的旨趣。

韵外之致的理论,揭示了诗歌的某些特征。

诗歌文体短小,语言高度概括,这就需要强调含蓄、精炼和言短意长。“近而不浮,远而不尽”,正是《二十四诗品》中讲的:“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语不涉难,若不堪忧。

”(《含蓄》)虽无一字直言本题,但所描绘之景象,所造之意境,已“尽得风流”,已将艰难凄苦之情尽含其中,令人“若不堪忧”了。这正是诗之“韵外之致”、“味外之旨”。

司空图提倡的韵外之致的文学思想的形成,也有其历史渊源。《文心雕·隐秀》篇:“隐也者,文外之重旨也。”钟嵘《诗品序》:“文已尽而意有余”。皎然《诗式》“重复条”:“两重意已上,皆文外之旨。”司空图在前人的基础上,从诗之意境和形象的美学高度上,对这一问题作了较为系统的论述,提出了“韵外之致”“味外之旨”的新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严羽的“妙悟”说,王士祯的“神韵”说,都是司空图的这一文学思想的发展。

韵外之致的文学理论,对抒情诗和诗歌审美理论的发展,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是,它片面强调诗歌意境的朦胧,要求诗描写闲适的生活情趣,忽视甚至反对诗歌对重大社会现实的反映,例如,对元、白的诗,司空图就极力贬低其价值。这显然是司空图诗论的消极因素。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