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外之象

书籍: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辞典 更新时间:2018-11-08 10:29:56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吉林文史出版社《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辞典》第502页(846字)

歌的形象特色。

语出司空图《与极浦书》:“戴容州云‘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岂容易可谈哉!”“象外之象”中的前一个“象”指作品本身的艺术形象,即艺术作品中所描绘的物象;后一个“象”是读者依据作品所描写的具体形象,通过想像和联想重新创造出来的意境和形象。

司空图借用戴容州的话来说明诗之意境和形象的特点:蓝田多玉石,晴日高照,便烟雾朦胧,远望便可见玉光四溢的瑰丽景象。这说明诗的形象和意境,不是生活本身,但又离不开生活本身,他要求诗歌写景状物力求空灵变化,不可拘泥胶柱;抒情言志力求含蓄蕴藉,不可直言。要做到似是非是,不即不离,虚实统一。

象外之象和韵外之致有密切联系。司空图认为诗歌形象上具备“象外之象”的特点,便可以产生“韵外之致”、“味外之旨”的艺术效果。

司空图提倡诗歌要有“象外之象”,就是要求诗歌创作不拘于形似,要“离形得似”,求得神似,传达出事物内在的精神旨意。他在《二十四诗品》中说:“绝伫灵素,少回清真。如觅水影,如写阳春。风云变态,花草精神。海之波澜,山之嶙峋。

俱似大道,妙契同尘。离形得似,庶几斯人。”(《形容》)司空图认为那种“脱有形似,握手已违”的浮浅的物象描绘,是不能产生诗的优美意境的。只有“离形得似”、“生气远出,不着死灰”(《精神》)的神似之象,才能创造出“象外之象”的艺术境界。

司空图的“象外之象”的理论主张,前人已有所注意。谢赫《古画品录》指出:“若拘以物体,则未见精粹;若取之象外,方餍膏腴,可谓微妙也。”刘禹锡说:“诗者,其文章之蕴耶?义得而言丧,故微而难能;境生象外,故精而寡和。”司空图的“象外之象”说正是前人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对后世也有很大影响,宋代的严羽,清代的王士祯都曾接受过司空图的观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