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而后工

书籍: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辞典 更新时间:2018-11-08 10:31:42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吉林文史出版社《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辞典》第515页(951字)

这是欧阳修的一个重要观点。

意思是说,由于作者的抱负得不到施展,理想不能实现,仕途失意,生活坎坷,因而寄情山水,借景抒情,因物喻志,才能写出优秀的作品。他在《梅圣俞诗集序》中说:“盖世所传诗者,多出于古穷人之辞也。凡士之蕴其所有,而不得施于世者,多喜自放于山巅水涯,外见虫草木风云鸟兽之状类。

往往探其奇怪;内有犹思感愤之郁积,其兴于怨刺,以道羁臣寡妇之所叹,而写人情之难言;盖愈穷则愈工。

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其《薛简肃公文集序》亦云:“至于失志之人,穷居隐约,苦心危虑,而极于精思,与其所感激发愤,惟无所施于世者,皆一寓于文辞。故曰:穷者之言易工也。”这就是欧阳修所提倡的“诗穷而后工”说。他从作家与现实生活的关系出发,认为作者能把自己亲身的遭遇、与现实发生的矛盾以及“不得施于世”的内心积郁熔铸于诗中,内容就会充实饱满,就容易收到感人的艺术效果,就是好诗。此所谓“穷”,非指“贫穷”,主要是指作者坎坷的生活际遇,以及由这种际遇所激发出来的感愤不平之情。

只有具备如是之经历和感情,才能写出好的诗来。

欧阳修的“诗穷而后工”的观点,是对司迁的“发愤着书”、韩愈的“不平则鸣”的主张的继承和发展。

司马迁在身遭迫害中发愤着书立说,并指出《离骚》、《诗三百篇》等大抵是古人“发愤之所为作”,“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也,故述往事、思来者。”(《史记·太史公自序》)他以自己切身的体验和前人的实际,深刻阐明了文学与现实生活的关系,首发其端。

继之韩愈再引申为“不平则鸣”而加以阐发:“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人之于言也亦然,有不得已者而后言,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怀。”“穷饿其身,思愁其心肠,而使自鸣其不幸也。”(《送孟东野序》),又谓“和平之音淡薄,而愁思之声要妙;欢愉之辞难工,而穷苦之言易好也。”(《荆潭唱和诗序》)。“诗穷而后工”说与这些观点是一脉相承的,但又不止于此。欧阳修不仅驳斥了世俗所谓“诗人少达而多穷”的本末倒置的错误观点,明确了“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的道理;而且进一步说明了致“穷”之因,“穷”的种种表现以及何以“穷而后工”的道理,这又是司马迁和韩愈所没有论述到的。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