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相遭

书籍: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辞典 更新时间:2018-11-08 10:32:31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吉林文史出版社《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辞典》第521页(480字)

这是苏洵以兴会论文的一种比喻说法。

他在《仲兄字文甫说》一文中以“风水相遭”而成文作比喻,说明“无意于相求,不期而相遭,而文生焉”的作品,才是“天下之至文”。这里的“水”,比喻作家平时的道与文的修养工夫,说的是主观条件;而“风”,比喻的则是外界的机遇,指的是客观条件。

苏洵认为,文之生成,“唯水与风”,这两者是缺一不可的。“风水相遭”(“遭”者,“遇”也)而成之文,是“物之相使而文出于其间”,是自然生成之文,谓之“至文”,远非那种雕章琢句的“刻镂组绣”之文可比。

苏氏此论,虽然明显的受到陆机“应感之会,通塞之纪,来不可遏,去不可止”(《文赋》)、韩愈“当其取于心而注于手也,汩汩然来矣”(《答李翊书》)以及殷璠“文有神来、气来、情来”(《河岳英灵集序》)诸论的影响,但又不拘于诸说,特别是注意强调了客观的“兴会”作用,只有“风水相遭”,主、客观相辅相成交互为用,方可成文。这就比前人的论述全面、具体得多了。

此论对后人,特别是对其子苏轼的文论,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