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家三昧

书籍: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辞典 更新时间:2018-11-08 10:36:20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吉林文史出版社《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辞典》第541页(455字)

“三昧”,佛家用语。

梵文译音又作“三摩提”、“三摩地”。意为“定”、“正定”,即排除一切杂念,使心神平静。

《智度论》七:“善心一处不动,是名三昧。”后称解脱一切束缚为“三昧”,是佛教重要修行方法之一。唐李肇《翰林志》:“(学士)每下直出门,相谑谓之小三昧;出银台乘谓之大三昧,如释氏之去缠缚而自在也。”

古文论中经常把“三昧”作为文艺创作中的奥妙、诀窍或所取得的最高境界。如“得其三昧”、“造三昧”等。唐李肇《国史补》:“长沙僧怀素好草书,自言得草圣(指东汉法家张芝)三昧。”宋董逌《广州画跋》三:“至于神明顿发,意态随出,顾非画入三昧,不能造此地。”陆游《示子遹》;“正令笔扛鼎,亦未造三昧。”《红楼梦》四十八回:“宝玉笑道:既是这样,也不用看,会心处不在远,听你说了这两句,可知三昧你已得了。”以上诸例有的把“三昧”作为艺术创造的精妙,有的作为艺术作品所达到的最高境界,与佛理有关,又不为佛理原意所限。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