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以气格为主,繁简勿论

书籍: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辞典 更新时间:2018-11-08 10:41:04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吉林文史出版社《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辞典》第570页(566字)

意谓决定文优劣的标准主要在气格,而不在繁简。

见谢榛《四溟诗话》:“诗文以气格为主,繁简勿论。或以用字简约为古,未达权变。”又说:“作诗繁简各有其宜。譬诸众星丽天,孤霞捧日,无不可观。若《孔雀东南飞》《南山有鸟》是也。”谢榛所谓“气格”即指格调,主要指句法体制、声调韵律、平仄抑扬、对偶虚实等形式格调,也是取法古人而成:“历观十四家所作,咸可为法。当选其诸集中之最佳者,录成一帙,熟读之以夺神气,歌咏之以求声调,玩味之以裒精华。得此之要,则造乎浑沦,不必塑谪仙而画少陵也。

”这里所谓“神气”、“声调”、“精华”就是指“气格”,谢榛称之为“三要”,这和“诗文以气格为主”的说法是一致的。有了气格,则不论是繁是简,皆为佳作,不一定“简约”就高于“繁富”,“繁简各有其宜”,“众星丽天”和“孤霞捧日”均可观。也即是说,拟古法古,主要法其气格,而不在于学其用字“简约”,不能以“用字简约为古”,谢榛具体举出用助语词的问题来说明:“善用助语字,若孔鸾之尾,不可少也。太白深得此法。

予读《文则》、《冀越记》、《鹤林玉露》皆谓作古文不可去助语字,俱引《檀弓》沐浴佩玉为证。余见略同。”这是说明学古不可只求简约,用助语词也很好。不过,学古只在繁简上着力诚然是肤浅的,但学古人格调也仍然是形式主义的。

分享到: